山居(其三)

耳聋不听楼头鼓,眼暗难看夜半灯。

一曲渔歌声尽后,归云天外自腾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耳聋不听楼头鼓”,以耳聋的形象隐喻这位隐士远离尘嚣,不再关注外界的喧闹与纷扰,暗示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次句“眼暗难看夜半灯”,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物质世界的淡泊,即使在夜晚,也不再需要灯光的照耀,象征着他心灵的光明足以照亮他的世界。

“一曲渔歌声尽后”一句,通过渔歌的结束,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生活简朴的氛围,仿佛在说,生活的节奏随着自然的韵律而起伏,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最后,“归云天外自腾腾”,以归云的自由自在,比喻隐士超脱世俗、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山中隐士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传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42)

释净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长兴王省元

谁测先生意趣难,贫如原宪学宗颜。

年年酒债将琴当,岁岁诗狂待月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喜子胜仲登第

广场笔阵数千人,喜汝穿杨箭镞亲。

庆绪绵长时幸会,文科兴复事还新。

昔年继榜熙宁岁,今偶同科绍圣春。

从此莫教书种断,孙曾应复值昌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宿悟空院

高枕僧房夜漏深,经窗俄见月华侵。

抗尘走俗成何事,问道参禅徒在心。

智镜直须真里照,机锋莫向句中寻。

悟空不见悟空者,漫对寒灯拥鼻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宿广福寺

我非山中人,暂借山中宿。

灵风散微阴,片月出乔木。

蕙帐栖夕香,古井汲寒渌。

名缁多夙契,延坐同茗粥。

况与静者俱,缮性久已熟。

清词丽陶谢,玄谈干身毒。

所愧形迹拘,无由寄高躅。

钟声殷江岛,露气霭林麓。

良遇惬素怀,徘徊至天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