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泉水、风和树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切情感。
“泉溜潜幽咽”一句,以泉水的低语声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潜幽”二字,不仅形容了泉水流动的姿态,也暗示了一种深远而不露面的意境。
紧接着,“琴鸣乍往还”一句,则以琴声的起伏来烘托环境之美,仿佛泉水与琴声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乍往还”四字,不仅形容了琴声的回荡,也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的错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的环境之中。
“长风剪不断”一句,以比喻的手法,通过风与树叶间的互动,表现出自然界无形力量的持续和柔韧。这里的“剪不断”,既强调了风的持久不息,也突出了它对周遭环境的深刻影响。
最后,“还在树枝间”一句,则将上下文紧密相连,以具体的事物(树枝)来定位风声,增添了一份生动性。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共存与互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瞬间的捕捉能力,以及他对于生命之流动、变化和永恒的深刻感悟。
不详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人生都几日,一半是离忧。
但有尊中物,从他万事休。
昨夜霜月明,果有清音生。
便欲走相和,愁闻寒玉声。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为报玉川子,知君未是贤。
低头虽有地,仰面辄无天。
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
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