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贤千载共襟期,出处存亡同一时。
吾道非耶天讵测,斯人已矣我畴依。
希文若在甘为党,邢恕无知却背师。
坐此褫官吾不恨,恨他同传是韩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嘲解十首(其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批判态度。
“三贤千载共襟期,出处存亡同一时。”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于古代圣贤与同时代人的比较,他们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但都承担着时代的重任。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感慨历史上的伟人如何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与当下的社会状况形成对比。
“吾道非耶天讵测,斯人已矣我畴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说和信仰的坚持,以及对于外界评价的不屑一顾。这里的“我”指的是诗人自身,“斯人”则是指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
“希文若在甘为党,邢恕无知却背师。” 这两句暗示了当时的文学和学术界存在的门派之争和背弃师承的情况。希文可能是一个或一类被诗人看好的文学流派,而邢恕则是相反立场的人物,表明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坐此褫官吾不恨,恨他同传是韩非。”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即便是在朝廷中担任官职,他也不感到遗憾。这里的“他”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政敌或是代表了一种错误的政治理念,而“同传是韩非”则是说这种思想与战国时期的韩非相似,暗示了对当权者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比较,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问题深刻的忧虑和不满。
不详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西山名节太峥嵘,洪魏同时俱有声。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
婺女谏官良解事,正邪辨析极分明。
狄青心不负朝廷,跋扈人疑渐有萌。
琦不押班婴众怒,浚私铸印被台评。
钜公未免忧清议,之子如何讳此名。
若使满朝无一语,晚唐藩镇祸胎成。
边尘四面逐云飞,正是英卢得志时。
西洛故疆将克复,北军新锐属羁縻。
智名功勇渠何欠,跋扈飞扬子过疑。
消得腾章来辨析,台臣虑患可无词。
孤士每蒙丞相嗔,人心不泯是非真。
瓘为苦语攻奸蔡,铨出危言忤老秦。
此事古来曾有样,如今天下几无人。
西山夫子深穷理,能以逢干作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