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侄过江涨

阴淫夏为秋,雨暴溪作渎。

缺防旧通市,流潦几入屋。

虽幸廪粟空,犹惜畦蔬绿。

鹿骇不择音,鸿羁分遵陆。

室诮曾子还,城讴华元衄。

中情久岑寂,外物竞排蹙。

设心等一慈,开怀受诸毒。

道力虽未究,游波偶然伏。

粮须三月聚,艾要七年蓄。

君恩许北还,从此当退缩。

形式: 古风

翻译

阴雨连绵使夏天变为秋天,暴雨使小溪泛滥成沟渠。
原有的防洪设施失效,洪水涌入市场,几乎漫进房屋。
虽然仓库粮食已空,但仍心疼菜园里的绿色蔬菜。
鹿因惊慌不辨声音,大雁被束缚只能在陆地行走。
室内的人嘲笑曾子的归还,城中的歌谣讽刺华元的失败。
内心长久以来寂静,外界事物纷扰不断。
我设法以同等的慈悲对待,敞开心扉接受所有苦难。
尽管修行尚未精深,但有时也会暂时收敛。
粮食需储备三个月,艾草需要七年积累。
皇上的恩准允许我北归,从此我将收敛自我,不再张扬。

注释

阴淫:连续阴雨。
夏为秋:夏季变为秋季。
雨暴:暴雨。
溪作渎:小溪泛滥成河。
缺防:防洪设施失效。
旧通市:市场。
流潦:洪水。
几入屋:几乎漫进房屋。
曾子还:曾子归乡的故事。
华元衄:华元失败的典故。
中情:内心。
岑寂:寂静。
游波:动荡的心情。
偶然伏:偶尔收敛。
粮须:必须储备。
艾要:需要积累。
君恩:皇上的恩赐。
北还:北归。
退缩:收敛自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侄过江涨》,诗人以夏日转秋、暴雨成灾的景象开篇,描绘了洪水泛滥带来的困扰,田地被淹,连市集都受到影响。他表达了对粮食储备不足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困境中的动物的同情。诗人以曾子和华元的典故自嘲,感叹内心长久的孤寂和外界压力,决定以宽广胸怀面对各种困难。虽然修行尚未深得,但诗人表示会暂时收敛,积极储备物资,期待有机会北归。最后,他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感激,决定从此谨慎行事,低调退隐。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人丰岁

风雨迎寒欲劳农,今年真不负元丰。

盖藏共荷官无扰,眠食安知帝有功。

草笠黄冠将蜡祀,羔羊朋酒亦豳风。

请君早具跻堂饮,退食委蛇正自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和人咏酴醾

蜀中酴醾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

已怜正发香晻暧,犹爱未开光的皪。

半垂野水弱如坠,直上长松勇无敌。

风中娜娜应数丈,月下煌煌真一色。

故园闻道开愈繁,老人自恨归无日。

百花已过春欲莫,燕坐绳床空数息。

朝来满把得幽香,案头乱插铜瓶湿。

一番花蕊转头空,谁能往问天台拾。

形式: 古风

次韵范郎中仰之咏雪

仓廪未应空,长天霰雪濛。

琼瑶布地净,组练出师雄。

云阔诸峰遍,花繁百草同。

农谣麦垄外,客兴酒杯中。

聚散占风力,消融验药功。

远游聊自喜,三见岁时丰。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次韵转运使鲜于侁新堂月夜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

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

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

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

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

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

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

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