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范郎中仰之咏雪

仓廪未应空,长天霰雪濛。

琼瑶布地净,组练出师雄。

云阔诸峰遍,花繁百草同。

农谣麦垄外,客兴酒杯中。

聚散占风力,消融验药功。

远游聊自喜,三见岁时丰。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仓库里的粮食应该还没吃完,天空中飘着蒙蒙的雪花。
洁白如玉的雪花铺满了大地,军队整装待发显得威武雄壮。
云层下的山峰被雪覆盖,各种花草在雪中同样繁茂。
田野之外传来农夫们的歌谣,旅人的兴致在酒杯中荡漾。
雪的聚散变化预示着风的力量,冰雪融化则验证了药物的功效。
远行之人姑且以此为乐,因为已经三次见到丰收的年景。

注释

仓廪:仓库。
霰雪:雪花。
琼瑶:美玉般的雪花。
组练:军队行列。
云阔:云层开阔。
花繁:花儿繁多。
农谣:农民的歌谣。
客兴:旅人的心情。
聚散:雪花的聚散。
消融:冰雪融化。
聊自喜:姑且感到喜悦。
岁时丰:丰收的年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范郎中仰之咏雪》,诗人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冬季丰收的喜悦和对民生的关注。首联“仓廪未应空,长天霰雪濛”写出了虽然雪下得大,但粮食储备充足,暗示了社会的稳定。颔联“琼瑶布地净,组练出师雄”运用比喻,将雪花比作洁白的玉石,描绘了雪后大地洁净如练,军容威武的壮丽景象。

颈联“云阔诸峰遍,花繁百草同”进一步描绘雪后的山川景色,群峰披雪,花草虽被雪覆盖,却也显现出生机。尾联“农谣麦垄外,客兴酒杯中”转而写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欢歌笑语,饮酒作乐,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对丰年的欣喜。

最后两句“聚散占风力,消融验药功”寓意雪的聚散与天气变化相关,也暗指政策的施行如药物般能调节民生,带来丰年。整首诗以咏雪为题,寓言于景,体现了苏辙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对国家富饶的期盼。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转运使鲜于侁新堂月夜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

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

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

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

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

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

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

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形式: 古风

次韵侯宣城叠嶂楼双溪阁长篇

作官如负担,一负当且弛。

不知息肩处,妄问道远迩。

我乘章江流,却入宛溪水。

舍舟陟崔嵬,行路极句已。

名都便欲过,佳处赖公指。

仰攀叠嶂高,俯阅双溪美。

不悟身乘空,但觉风吹耳。

云烟变遥壑,歌吹闻近市。

倦游得清旷,行役有新喜。

公言顷榛秽,斩伐从我始。

堰水种蒲莲,开山莳梅李。

拥本待成阴,养花要食子。

遗风揖桓谢,父老邀黄绮。

邦人鱼依蒲,食客莪在芷。

春阴迫寒食,谓我姑且止。

嗟余去乡国,屡把刀环视。

感公鹄鹭修,怜我凫鸭庳。

异邦逢故人,宁复固辞理。

高谈云汉上,烂醉笙歌里。

落日尽公欢,推挽未应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次韵南湖清饮二首(其一)

翠箔红窗映大堤,远来清饮叹参差。

盈盈积水东西隔,脉脉幽怀彼此知。

渌酒谩传工破闷,主人何敢怪颦眉。

明朝看月云开未,试与詹家一问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姚道人二首(其二)

高人隐陋巷,至药初无方。

心知无生妙,运转开阴阳。

才如淩云松,岂受尺寸量。

气如幽谷兰,时送清风香。

嗟我本病肺,寒暑随翕张。

丹砂苦落落,青春去堂堂。

清诗堕云雾,至音叩琳琅。

山海信多士,世俗非所望。

远游居临安,间出从诸王。

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

仪麟既委照,永谢过隙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