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玄真子渔父词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故加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
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庇:遮盖。
箬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西塞山边白鹭飞",寥寥几笔勾勒出山野间的自然生机,白鹭翩翩,增添了空灵之美。"散花洲外片帆微",洲渚之外,一叶扁舟轻盈地行驶,显示出渔夫的生活状态和江面的恬淡景象。

"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人巧妙地将春天的桃花盛开与流水中的肥美鳜鱼相结合,富有诗意,暗示了渔夫丰收的季节和生活的富饶。接下来两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形象地刻画了渔夫朴素而自在的形象,青色斗笠和绿色蓑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渔夫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

最后,"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斜风细雨中,渔夫似乎并不急于回家,享受着这份与大自然的亲近和宁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

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雨细风微,两足如霜挽纻衣。

江亭夜语,喜见京华新样舞。莲步轻飞,迁客今朝始是归。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点绛唇.二首(其一)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琴

神閒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

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

归去无眠。一夜馀音在耳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无愁可解.国工花日新作越调解愁。洛阳刘几伯寿闻而悦之。戏作俚语之词。天下传咏。以为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

何用不著心里。

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

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

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

甚唤做、物情之外。

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形式: 词牌: 无愁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