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刘敞秀才

安得采虚名,师道欲吾广。

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

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

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

舌吻张洪钟,小大扣必响。

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恍。

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

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

典册皆可寻,圣言皆可仰。

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哪里能追求虚名,师道要求我广泛传播。
虽然我成就了技艺,却不计较年龄大小。
孔子孟子已经去世,富贵之人也未必正直。
年轻人不知仁义,前辈担心被他们结党营私。
韩愈当年独自传承,努力振作却未得应有的奖赏。
他的言论如洪钟大吕,无论大小问题都能引起反响。
近世这种风气又消失,人们大多忽视了真理。
如今你真心有志向,却多次受到委屈。
我自感才疏学浅,所获知识仅在中等水平。
就像要在朽烂的土地上种青松,困难重重。
经典文献都可寻找,圣人的教诲值得尊敬。
希望这不会增加我的错误,这话确实没错。

注释

虚名:空洞的名声。
师道:教师的道德和传授之道。
术业:技艺或学问。
少长:年龄大小。
孔孟:孔子和孟子,古代儒家代表人物。
富贵:财富和地位。
傥:或许,不一定。
后生:年轻人。
义:正义, 道德。
党:朋党,结党营私。
退之:韩愈的字。
力振:极力振奋。
舌吻:比喻言辞犀利。
洪钟:大钟,形容声音宏大。
泯灭:消失。
忽恍:模糊不清,忽视。
诚:确实,真心。
方驾:并驾齐驱,比喻才能相当。
枉:冤枉,委屈。
朽壤:腐朽的土壤,比喻恶劣环境。
典册:经典书籍。
圣言:圣人的教诲。
过:过错。
爽:准确,不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刘敞秀才》,表达了对师道尊严与学术传承的感慨。诗人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在于实践而非空洞的名声,批评了社会上重富贵轻道义的现象,认为孔子、孟子的教诲虽久远,但其精神不应被遗忘。诗人以韩愈为例,赞扬他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他的言论犹如洪钟,振聋发聩。然而,这样的精神在近世渐趋式微,令人忧虑。诗人鼓励年轻人要有志向,即使遭遇挫折也不应气馁,同时自谦自己学识尚浅,但仍希望能遵循圣贤之道,避免增加过错。最后,诗人希望对方能坚守真理,勿忘典籍中的智慧,这番话是实实在在的教诲。整首诗寓含深意,体现了梅尧臣对于学术传承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

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

望骢人自避,解冻鱼方乐。

拿流古树根,跨岸枯薪彴。

烟云淡淡天,嫩绿生丛薄。

形式: 古风

依韵和守贤上人晚秋书事

秋雾郁不开,曚昽夹溪树。

深枝尚宿禽,寒叶时惊露。

我居溪之阴,早景诚所慕。

开溪吐初阳,独吟神与晤。

岂意方袍人,而怀此焉趣。

忽枉琼玖章,无惭惠休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依韵和师厚别后寄

吾与尔别未及旬,吾家依旧甑生尘。

闭门不出将谁亲,自持介独轻货珍。

盘餐岂有咸酸辛,苦吟辍寝昏继晨。

夜光忽怪来何频,采拾若在沧海垠。

和者弥寡唯阳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依韵和江邻几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吴韩杨饮范景仁家晚赴馆宿睹吴兴太守章伯镇题壁记辛卯仲秋初吉九月十一日十月二十二日十二月十一日壬辰二月一日馆直慨然有感

江翁多感槩,饮散来直庐。

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

昨归天禄下,念昔悲有馀。

未久复外补,安能恋清虚。

得请向苕霅,幽怀寄禽鱼。

高城浸湖光,面面当红蕖。

晚乘画舫游,四坐罗轻裾。

数杯已酩酊,万事应破除。

不爱趋时近,不恤与世疏。

百岁且过半,冉冉将焉如。

谁慕八十叟,犹在磻溪渔。

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

清谈固隔绝,可见壁上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