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其九)

话尽途中事,言多何省机。

贵人言是妙,上士见知亏。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文偃的《偈颂》系列之九,虽然标题和作者信息在鉴赏时已给出,但为了遵循您的要求,我将仅从内容角度进行分析。

诗中“话尽途中事,言多何省机”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对话,言谈虽多,却未触及关键之处,暗示了人们在交流中往往容易陷入表面的讨论,而忽略了深层的意义或核心问题。这里的“机”,可以理解为时机、关键点或智慧的火花,强调了在众多言语中寻找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洞察力的重要性。

接下来,“贵人言是妙,上士见知亏”则对比了不同身份的人对言语的理解与评价。其中,“贵人”可能指的是地位较高、权力较大之人,他们的话语被认为是美妙的,而“上士”则可能是指具有高尚品德、深刻见解的智者,他们的认知却被认为有所缺失。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在评价价值时,地位与权力往往被过分看重,而真正的智慧与深刻见解却常常被忽视或低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场景,巧妙地探讨了言语的价值、智慧的识别以及社会评价标准的偏颇,引人深思。它提醒我们,在交流与评价中,不应仅仅关注表面的华丽或权威的言论,而应深入思考其内涵与实质,以发现真正的智慧与价值。

收录诗词(30)

文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 籍贯:姑苏嘉兴
  • 生卒年:?—949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其十)

大道何曾讨,无端入荒草。

卷来复卷去,不觉虚生老。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偈颂(其十一)

丧时光,藤林荒。图人意,滞肌尪。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其十二)

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偈颂(其十三)

咄咄咄,力韦希。禅子讶,中眉垂。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