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
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
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金陵三首(其二)》,描绘了在金陵(今南京)早晨遇见飘雪的情景。首句“金陵逢晓雪”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的金陵被一场轻盈的雪花装点。"撩乱逗云来"形象地写出雪花在空中纷飞,仿佛在戏弄云朵,营造出灵动而迷离的画面。
接下来,“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暗示历史变迁,昔日繁华的乌衣巷如今被白雪覆盖,显得洁白如玉,暗含物是人非之感。"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描绘了山峦在雪中若隐若现,江水在转弯处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展现出冬季金陵的静谧之美。
最后两句“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通过远处高楼上传来的笛声,诗人联想到梅花飘落的景象,虽然冬雪覆盖,但依然能感受到一丝春天的气息和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为线索,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时序更迭、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
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
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
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
登临无尽兴,清燕日徘徊。
霞影缘觚落,岚光入牖来。
离宫分碧瓦,太液俯青槐。
好待邀明月,瑶琴为一开。
春云易成雨,一日几回阴。
燕湿飞犹快,花寒色更深。
邀车愁客远,盘马畏泥侵。
向晚晴光吐,西窗绿影临。
零雨送车轮,初清远陌尘。
归藩汉东国,遮道洛阳人。
伊水照虹旆,楚山怀玉麟。
征轩不可恋,梗泪返城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