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景文见赠

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失路今为哙等伍,作诗犹似建安初。

西来为我风黧面,独卧无人雪缟庐。

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元龙本有志于超越曹吴的英雄,他的豪情壮志始终如一,即使年老也不减。
如今走投无路,只能与像樊哙那样的人为伍,但写诗的才情仍如建安时期般焕发。
他从西方而来,给我带来沧桑之感,独自一人躺在雪白的庐舍中。
我挽留你并非仅为十日畅饮,而是希望你能像安世那样,朗诵那些已亡的典籍。

注释

元龙:指陈登,三国时名士,有大志。
曹吴:泛指东汉末年的曹操和孙权势力。
失路:比喻仕途不通达。
哙等伍:指樊哙一类的人物,比喻平凡的人。
建安初:指三国时期建安年间,文学繁荣时期。
风黧面:形容面容憔悴。
雪缟庐:洁白的庐舍,形容环境清冷。
十日饮:十日畅饮,表示长时间的欢聚。
安世:指应玚,三国魏诗人,善诵读。
亡书:指已失传或亡佚的书籍。

鉴赏

诗人以元龙、曹吴比喻自己本性中的豪迈之气,不随岁月而减退。然而现实中失去了方向,变得与普通百姓无异,只是在作诗这件事上依旧保持着建安时期的风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坚持,通过西风吹拂脸庞、雪花纷飞中的独自沉睡等意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下自己的作品,不仅是为了短暂的十日饮宴,而是要让后世之人能够诵读和记住那些已经逝去的经典。

此诗通过对个人气质与文学理想的坚守,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孤独感受,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之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刘景文雪

占雨又得雪,龟宁欺我哉。

似知吾辈喜,故及醉中来。

童子愁冰砚,佳人苦胶杯。

那堪李常侍,入蔡夜衔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前韵送刘景文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

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

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欧阳、赵、陈皆我有,岂谓夫子驾复迂。

尔来又见三黜柳,共此煖热餐毡苏。

酒肴酸薄红粉暗,祇有颍水清而姝。

一朝寂寞风雨散,对影谁念月与吾。

何时归帆溯江水,春酒一变甘棠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漫郎天骨清,生与世俗异。

学道新有得,为贫聊复仕。

每于红尘中,常起青霞志。

屏山辍赠子,莫遣污簪珥。

寓目紫翠间,安眠本非睡。

梦中化为鹤,飞入长松寺。

形式: 古风

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诸君唱和,叔弼但袖手傍睨而已,临别,忽出一篇,颇有渊明风致,坐皆惊叹

神屠不目全,妙额惟妆半。

更刀乃族庖,倚市必丑悍。

平生魏公筹,忽斲郢人墁。

诗书亦何用,适道须此馆。

多言虽数穷,微中或排难。

子诗如清风,翏翏发将旦。

胡为久闭匿,绮语真自患。

许时笑我痴,隔屋相咏叹。

竟识彦道不,绝叫呼百万。

清朝固多士,人门子皆冠。

莫言清颍水,从此隔河汉。

异时我独来,得鱼杨柳贯。

持归不忍食,尺素解凄断。

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

春愁结凌澌,正待一笑泮。

百篇倘寄我,呻吟郑人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