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除厅前小屋

庭下新来不掩门,洒然无复旧时喧。

小锄轻瓮从兹起,无补清时合灌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大水除厅前小屋》由宋代诗人郑侠所作,通过描绘大水冲刷后庭院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首句“庭下新来不掩门”,以“新来”二字点明了变化之迅速,大水过后,庭院的大门不再关闭,仿佛大自然与人之间有了更为直接的交流,门成了沟通的桥梁,不再隔绝外界。这句诗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也预示着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

次句“洒然无复旧时喧”,“洒然”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大水过后,庭院恢复了宁静,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这里的“喧”不仅指声音上的嘈杂,更包含了生活中的纷扰和烦恼。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大水带来的净化作用,使得环境得以回归纯净,心灵也随之得到了洗涤。

第三句“小锄轻瓮从兹起”,“小锄”和“轻瓮”分别代表了劳动和生活的工具,诗人用这些日常之物象征着重新开始的生活状态。通过“从兹起”这一词,表达了从这一刻起,诗人将开始新的生活,面对现实,积极地进行劳作,体现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一句“无补清时合灌园”,“无补清时”意为无法弥补当前社会的清平,但“合灌园”则表明了诗人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通过种植园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句话既是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感慨,也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和谐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水冲刷后庭院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面对困境时,诗人选择的积极面对和自我调整的生活态度。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05)

郑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抛毬曲三首(其一)

侍宴黄昏未肯休,玉阶夜色月如流。

朝来自觉承恩最,笑倩傍人认绣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忠孝图

君亲等乾坤,恩义俱罔极。

浮生一毫发,尽出覆载力。

我思古之人,节义有遗则。

以身托万事,糜殒终无啬。

名教落编简,不与日月蚀。

世薄道亦微,纲常堕荆棘。

想像不可追,徘徊意悽恻。

燕卿真士雄,绘素见颜色。

谋惟引深思,摩揣穷多识。

金朱宠纯懿,斧钺诛奸慝。

欲将春秋法,转徙示九域。

肥陵泮宫庭,收拾在四壁。

千年土中身,精神回翰墨。

峥嵘列星辰,奴隶生叹息。

已死疑可求,欲语嗟复默。

清风飒冰霜,直气森剑戟。

富贵喜图画,蓄聚穷千亿。

丹青彼虽工,龟鉴吾自得。

愿言同此心,论世师盛德。

当使忠孝风,自家刑邦国。

形式: 古风

宿万孝子家

昔人回车胜母里,今我枉步孝子家。

天寒日暮林谷暗,回旋道路甘泥沙。

高台隆隆起门户,松桧夹径清阴斜。

县官把烛读碑字,夜阑相视生咨嗟。

今我为诗语万氏,万事成难败之易。

尔家承承今几年,勉旃无为先世累。

形式: 古风

七门堰

古人材大心亦公,忧乐每与天下同。

谋功虑事不草草,欲与天地为无穷。

我来舒城道三堰,行看利入东南遍。

渔樵处处乐太平,稻粱岁岁收馀羡。

江淮旱涝相缀联,舒城独自为丰年。

人知今日乐其土,不知古人为尔天。

二刘未必真奇伟,谋虑及民乃如此。

俗儒文多实已亡,洋洋大论言羲皇。

心欲为功害辄胜,医庸未足平膏肓。

纷纷予亦何为者,爱古伤今空涕洒。

题诗倚立寄西风,不知材力非骚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