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万孝子家

昔人回车胜母里,今我枉步孝子家。

天寒日暮林谷暗,回旋道路甘泥沙。

高台隆隆起门户,松桧夹径清阴斜。

县官把烛读碑字,夜阑相视生咨嗟。

今我为诗语万氏,万事成难败之易。

尔家承承今几年,勉旃无为先世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名为《宿万孝子家》。诗中描绘了诗人夜宿在万孝子家中所见所感,通过对比昔人与今人的行为,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家庭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句“昔人回车胜母里”,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道德行为的敬仰。接着,“今我枉步孝子家”则将视角转向自己,暗示了对当前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思。通过“天寒日暮林谷暗,回旋道路甘泥沙”的描述,诗人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坚持。

“高台隆隆起门户,松桧夹径清阴斜”两句,描绘了一幅庄重而清幽的画面,高台与松桧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高尚品德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最后,“县官把烛读碑字,夜阑相视生咨嗟”通过县官深夜阅读碑文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与道德的重视,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的深思。

结尾部分“今我为诗语万氏,万事成难败之易。尔家承承今几年,勉旃无为先世累”表达了诗人对万孝子家族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家族的美德,同时提醒他们要珍惜并延续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避免成为前人努力的累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寄予的希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

收录诗词(1146)

彭汝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门堰

古人材大心亦公,忧乐每与天下同。

谋功虑事不草草,欲与天地为无穷。

我来舒城道三堰,行看利入东南遍。

渔樵处处乐太平,稻粱岁岁收馀羡。

江淮旱涝相缀联,舒城独自为丰年。

人知今日乐其土,不知古人为尔天。

二刘未必真奇伟,谋虑及民乃如此。

俗儒文多实已亡,洋洋大论言羲皇。

心欲为功害辄胜,医庸未足平膏肓。

纷纷予亦何为者,爱古伤今空涕洒。

题诗倚立寄西风,不知材力非骚雅。

形式: 古风

金星砚行

星出云之端,石在溪之浔。

天上地下相绝几百千万里,砚中安得有星点点明如金。

既非瑕掩瑜,又似徽在琴。

我疑星之飞流运动或不居,精采误落黟流深。

不然神灵悯恻学士久濡滞,故借光景资清吟。

或有感此理,杳默难推寻。

君不见虢山之石团团有桂在中象圆月,又不见庐江之石扶疏有木相樛为寒林。

无重言,但置寒窗笔札往古研于今。

大刚无睢睢,至明无阴阴。

君也能如此,是真金星砚之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选仙图

自昔黄老言无为,谬说汗漫为神仙。

古人力探源未塞,今世复用根尤坚。

仙经自是物外来,画图谁向人间传。

碧油堂印始等差,洞天福地分后先。

势穷或滞酆都幽,采胜即上昆崙巅。

得失无端见掌握,胜负有势生回旋。

终朝相视何为哉,万事不齐俱偶然。

物虽无庸意甚远,为子探取题诗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李卿惠太平州学诗

李侯昔也治当涂,作学以遗当涂民。

谣言散落在樵牧,事迹收拾归瑶珉。

高文大字比珠玉,长与后世为奇珍。

我因李侯念往初,党庠遂序明人伦。

井田变更万事废,士林泣血悲孤秦。

今人思虑到本原,愿见风俗终还醇。

尝闻君子天下志,一视万物无疏亲。

侯来我邦嗣其兄,爱惜不后当涂人。

即视学宫动风采,复尊师席尸陶钧。

道路尚思前召父,闾阎敢忘小冯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