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子美病中作,嗟叹不足,因次韵

百尺长松涧下摧,知君此意为谁来。

霜枝半折孤根出,尚有狂风急雨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那高大的松树在山涧中被风雨摧残
我明白你的意图,但不知道是为了谁

注释

百尺长松:形容极高大的松树。
涧下摧:指松树在山涧底部受到风雨的严重打击。
知君此意:理解你的用心。
为谁来:不明白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谁。
霜枝半折:树枝因霜冻而折断了一半。
孤根出:松树的根部顽强地从土壤中突出。
狂风急雨:猛烈的风雨。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名为《观子美病中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不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情感深沉且充满了关怀。

“百尺长松涧下摧”,这句通过形容一棵高大的松树倒在山涧之中,展现出一种自然力的无情与强大,也隐喻着人生易逝和生命脆弱。"知君此意为谁来"则是诗人心中的疑问,他在探寻这股力量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为了哪一个朋友或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思考。

接着,“霜枝半折孤根出”,这里用“霜枝”形容树枝被严寒侵袭,显得脆弱不堪一击,而“半折”则暗示着即将断裂的境况;"孤根"描绘了树根在泥土中孤独地生长的情景。诗人可能是通过这幅画面来表达自己对病中朋友的担忧和内心的不忍。

最后,“尚有狂风急雨催”,这里“狂风急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催"字则给人一种紧迫感,让读者感到时间的宝贵和对友人的关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病中的担忧,以及对生命脆弱与易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起伏龙行,并叙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敧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

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瘖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

嗟我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辄往从之,公择有诗,戏用其韵

我生固多忧,肉食尝苦墨。

轩然就一笑,犹得好饮力。

闻君过云龙,对酒两静默。

急携清歌女,出郭及未昃。

一欢难力致,邂逅有胜特。

喧蜂集晚花,乱雀啅丛棘。

山人乐此耳,寂寞谁侍侧。

何当求好人,聊使治要襋。

使君自孤偾,此理谁相值。

不如学养生,一气服千息。

形式: 古风

送李公择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

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

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

有如长庚月,到晓烂不收。

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

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

乐哉十日饮,衎衎和不流。

论事到深夜,僵仆铃与驺。

颇尝见使君,有客如此不?

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念我野夫兄,知名三十秋。

已得其为人,不待风马牛。

他年林下见,倾盖如白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

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

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绷。

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

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

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