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
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清幽自在的山水画面。诗人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不是追求空旷无边的森林,而是选择坚实稳固的磐石作为隐居之地。白云如知己般知道诗人的隐居所在,而芳草则象征着时间流逝和行迹渐渐模糊,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
"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问,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面对来访的朋友(携琴客),诗人感到内心的困惑和不舍——如何能将自己的心绪交织在这样的隐逸生活中,而不被外界的诱惑所牵扯?这既是对自己隐居生活信念的自我质疑,也是对友情深厚的情感流露。
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鸿悲月白时将谢,正可招寻惜遥夜。
翠帐兰房曲且深,宁知户外清霜下。
不见关山去,何时到郯中。
已闻成竹木,更道长儿童。
篱落云常聚,村墟水自通。
朝朝忆玄度,非是对清风。
洛阳岁暮作征客,囗囗囗囗囗囗囗。
相望依然一水间,相思已如千年隔。
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
岂无朝夕轩车度,其奈相逢非所亲。
巩树甘陵愁远道,他乡一望人堪老。
君报还期在早春,桥边日日看芳草。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