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鉴供奉归蜀宁亲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

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

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

此去不须求綵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从山林禅定中起身留恋家门,圣明君主恩情深厚暂时准我回归。
告别时佛寺双树仿佛不舍金锡的寒意,而宫中的花朵依然向着玉石台阶飘飞。
梁山高耸擦过云汉划分出清静之地,蜀地的雪与烟雾缭绕染绿了山峦边际。
此次离去不必再追求华贵的官服,紫色的官服远胜过老莱子的彩衣孝亲之举。

注释

林间:山林之中,指修行处所。
出定:结束禅定状态。
庭闱:指家庭,家门。
圣主:对君主的尊称,这里指皇帝。
恩深:深厚的恩泽。
双树:佛教中指释迦牟尼佛悟道之处的两株树,象征生灭。
金锡:和尚携带的锡杖,顶端有金属装饰,此处代指僧侣生活。
四花:可能指宫中的花卉,也可能象征四季或四谛。
玉阶:宫殿的玉石台阶,代指皇宫。
梁山:山名,这里泛指高山,可能特指某座高山。
拂汉:高耸至云霄,触碰天汉(银河)。
分清境:划分出清静高洁的境界。
蜀雪:蜀地的雪景。
和烟:与烟雾混合。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色青葱。
綵服:彩色的官服,古代官员的礼服。
紫衣:高级官员的官服,通常指高官显爵。
全胜:远远超过。
老莱衣:典故,春秋时老莱子年老仍着彩衣娱亲,象征孝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临别家园时的情景和心境。"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以及皇帝恩准他回家的感激。"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则描写了自然景象和家园的情意交织,双树似乎在为作者的离去而寒冷,而四周的花朵依然绽放,像是要随着作者一起离开。

接着,"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到来的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向往之情。"此去不须求綵服,紫衣全胜老莱衣"则透露出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不需要再追求华丽的装扮,因为简单的紫色衣衫已经足够优雅,比起那些繁复的服饰更为上乘。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从容、既有家的思念又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且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20)

灵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姓汤氏。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 字:源澄
  • 籍贯:越州会稽(今绍兴)
  • 生卒年:746~816

相关古诗词

云门寺

湖边归鹤唳寥泬,僧房半倚秦峰缺。

云生幽石何逍遥,泉去疏林几呜咽。

天寒猛虎叫岩月,松下无人空有雪。

千年像教人不闻,烧香独为鬼神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归湖南作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

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形式: 古风

听莺歌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

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

偶然弄枢机,婉转凌烟霞。

众雏飞鸣何局促,自觇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

黑雕黄鹤岂不高,金笼玉钩伤羽毛。

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

飞去来,莫上高城头,莫下空园里。

城头鸱鸟拾膻腥,空园燕雀争泥滓。

愿当结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声不可闻。

形式: 古风

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

致闲在一郡,民安已三年。

每怀贞士心,孙许犹差肩。

采异百代后,得之古人前。

扪险路坱圠,临深闻潺湲。

上有千岁树,下飞百丈泉。

清谷长雷雨,丹青凝霜烟。

遥将大壑近,闇与方壶连。

白石颜色寒,老藤花叶鲜。

轩皇自兹去,乔木空依然。

碧山东极海,明月高升天。

平野生竹柏,虽远地不偏。

永愿酬国恩,自将布金田。

穆穆早朝人,英英丹陛贤。

谁思沧洲意,方欲涉巨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