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安禅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沉的历史感。首句“欲到安禅游圣概”,表达了诗人对安禅寺的向往与敬仰之情,预示着将有一段精神之旅的开始。接着,“先观涌塔出香城”一句,以“涌塔”和“香城”为切入点,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庄严景象,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楼台有日连云汉,壑谷无年断水声”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安禅寺建筑的高耸入云和自然环境的幽静深远,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倚竹并肩青玉立,上桥如踏白虹行”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翠绿与桥梁的洁白,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和色彩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最后,“伤嗟置寺碑交碎,不见梁朝施主名”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碑文破碎,施主之名不复可见,既是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深深叹息。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