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中寄殷处士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

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

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

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离开岳山与进入岳山,前面的题字接着后面的题字。
到处寻找僧人的墙壁上,大多题诗在雁峰的西边。
最近听说他游览了江边的寺庙,会和谁一起谈论那石梯呢?
我满心相思站立在高高的山峰上,山下草木茂盛一片萋萋。

注释

出岳:离开岳山。
入岳:进入岳山。
前题:前面的题字。
后题:后面的题字。
遍寻:到处寻找。
僧壁:僧人的墙壁。
雁峰西:雁峰的西边。
近说:最近听说。
游江寺:游览江边的寺庙。
将谁:会和谁。
话石梯:谈论那石梯。
相思:对人的思念之情。
立高巘:站立在高高的山峰上。
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崇高山岳之间的游历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这里的“岳”指的是雄伟的山峰,而“题”则是指在壁上留下的诗句或感慨。诗人通过这两句字,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宏伟景致面前,人们往往会有所感悟,从而留下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诗人在山中寻访那些僧侣留下的诗句,而这些诗句大都集中在名为雁峰的西侧。这不仅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前人智慧和情感的追求与尊崇。

“近说游江寺, 将谁话石梯。”这里的“江寺”可能是指某一处靠近河流的寺庙,“石梯”则是一种常见于山间或寺院中的通道。诗人似乎在询问,将与谁一起攀登这座由石块铺成的阶梯,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道路。

“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诗人站在崇高险峻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如同脚下的草木一样茂盛而生长,不可抑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岳阳道中作

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

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

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

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庚午岁九日作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

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招乾昼上人宿话

连夜因风雪,相留在寂寥。

禅心谁指示,诗卷自焚烧。

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

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招湖上兄弟

去岁得君消息在,两凭人信过重湖。

忍贪风月当年少,不寄音书慰老夫。

药鼎近闻传秘诀,诗门曾说拥寒炉。

汉江江路西来便,好傍扁舟访我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