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连夜因风雪,相留在寂寥。
禅心谁指示,诗卷自焚烧。
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
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连夜因风雪,相留在寂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因天气恶劣而共同度过宁静夜晚的情景。"禅心谁指示,诗卷自焚烧"则是对内心禅定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物质生活的超然,这里的“诗卷”可能象征着尘世间的知识与情感的束缚,而“自焚烧”则显示出一种彻底脱离的决心。
接着,"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描写了清晨时分,周围环境的静谧,以及诗人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准备。这里的“邻寒漏”指的是夜深人静中水漏的声音,而“窗扉向早朝”则表明诗人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
最后两句"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可能是在比喻地描述一种精神状态或行动选择。这里的“天台”可能指的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而“还渡海门潮”则像是表达了一种跨越困难、挑战自我的决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风雪、禅心焚烧、清晨静谧以及精神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心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去岁得君消息在,两凭人信过重湖。
忍贪风月当年少,不寄音书慰老夫。
药鼎近闻传秘诀,诗门曾说拥寒炉。
汉江江路西来便,好傍扁舟访我无。
明月峰头石,曾闻学月明。
别舒长夜彩,高照一村耕。
颇乱无私理,徒惊鄙俗情。
传云遭凿后,顽白在峥嵘。
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乍结精华齐永劫,不随凋变已千年。
逢贤必用镌辞立,遇圣终将刻印传。
肯似荆山凿馀者,藓封顽滞卧岚烟。
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
秋来洗浣行衣了,还尔邻僧旧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