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岁九日作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

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门口的秋苔鲜嫩如同蓝色,这其中的意境让人感慨万千。
战乱中偷偷度过重阳节,从头到尾算起来已经三十三年。
半晴的天空中云影开展在梦泽之上,微暖中菊花依偎在江边。
老朋友今天还在不在呢?大雁背对着风向南方飞去。

注释

门底:门口的地面上。
秋苔:秋天生长的苔藓。
嫩似蓝:颜色鲜嫩得像蓝色一样。
此中:这里面,指眼前的景象。
消息:这里指自然景物所引发的情感或思绪。
兴何堪:怎样的情感难以承受。
乱离:战乱分离。
偷过:悄悄地度过。
九月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头尾算来:从开始到现在计算。
三十三:指时间长,不一定确指,表示很多年。
云影:云的影子。
半晴:部分晴朗。
开:展开,显现。
梦泽:古代大泽名,这里泛指广阔的水泽地带。
菊花:秋天开花的植物,常用于象征高洁品质。
微暖:略微温暖。
傍:靠近。
江潭:江边的深水处。
故人:老朋友。
今日在不在:现在是否还健在。
胡雁:北方来的大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背风:顶着风。
飞向南:向南方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的萧瑟之感,开篇“门底秋苔嫩似蓝”通过对落叶铺满门槛的情景描写,勾勒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此中消息兴何堪”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信息或友人的关切,这里“消息”和“兴何堪”都是对心境的暗示。

在“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这两句中,诗人通过纪念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以及计算岁数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慨。这里的“乱离”指的是动荡不定的世界,“偷过”则是时间无声地溜走,而“三十三”可能暗示着诗人当时的年龄,也许在这个特定年龄里,作者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接下来的两句“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其中,“云影半晴开梦泽”表现了一种介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意境,而“菊花微暖傍江潭”则捕捉了秋季菊花盛开时的温馨与宁静,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或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这里,“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而“ 胡雁背风飞向南”则是用北方大雁南迁的景象来比喻那些离去的人和事,诗人的情感随着它们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于时光、友情等主题的抒情,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绪。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招乾昼上人宿话

连夜因风雪,相留在寂寥。

禅心谁指示,诗卷自焚烧。

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

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招湖上兄弟

去岁得君消息在,两凭人信过重湖。

忍贪风月当年少,不寄音书慰老夫。

药鼎近闻传秘诀,诗门曾说拥寒炉。

汉江江路西来便,好傍扁舟访我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明月峰

明月峰头石,曾闻学月明。

别舒长夜彩,高照一村耕。

颇乱无私理,徒惊鄙俗情。

传云遭凿后,顽白在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松化为石

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乍结精华齐永劫,不随凋变已千年。

逢贤必用镌辞立,遇圣终将刻印传。

肯似荆山凿馀者,藓封顽滞卧岚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