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
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的萧瑟之感,开篇“门底秋苔嫩似蓝”通过对落叶铺满门槛的情景描写,勾勒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此中消息兴何堪”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信息或友人的关切,这里“消息”和“兴何堪”都是对心境的暗示。
在“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这两句中,诗人通过纪念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以及计算岁数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慨。这里的“乱离”指的是动荡不定的世界,“偷过”则是时间无声地溜走,而“三十三”可能暗示着诗人当时的年龄,也许在这个特定年龄里,作者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接下来的两句“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其中,“云影半晴开梦泽”表现了一种介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意境,而“菊花微暖傍江潭”则捕捉了秋季菊花盛开时的温馨与宁静,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或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这里,“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而“ 胡雁背风飞向南”则是用北方大雁南迁的景象来比喻那些离去的人和事,诗人的情感随着它们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于时光、友情等主题的抒情,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绪。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连夜因风雪,相留在寂寥。
禅心谁指示,诗卷自焚烧。
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
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
去岁得君消息在,两凭人信过重湖。
忍贪风月当年少,不寄音书慰老夫。
药鼎近闻传秘诀,诗门曾说拥寒炉。
汉江江路西来便,好傍扁舟访我无。
明月峰头石,曾闻学月明。
别舒长夜彩,高照一村耕。
颇乱无私理,徒惊鄙俗情。
传云遭凿后,顽白在峥嵘。
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乍结精华齐永劫,不随凋变已千年。
逢贤必用镌辞立,遇圣终将刻印传。
肯似荆山凿馀者,藓封顽滞卧岚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