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放歌

登高作越吟,倚剑歌转哀。

木叶纷交下,征鸿亦徘徊。

西樵之游同数子,半酣太叫超然台。

此时万里飞蓬转,但闻悲风萧萧天上来。

绛宫朱阙远明灭,洞天福地空崔嵬。

仙乎仙乎不可见,浮丘洪厓安在哉。

笑骑鸿鹄过琼岛,便应从此归蓬莱。

蓬莱方丈是何处,白云袅袅帝乡去。

天外虚传二凤楼,人间岂见三花树。

云车风马自千秋,旦夕蟪蛄何用愁。

君不见周太子,缑氏山头鹤来去。

又不见轩辕君,鼎湖水上龙缤纷。

浊世之居若脱屣,人生胡为在尘滓。

任也江湖落魄生,形骸肮脏无所成。

往来每拟淩云赋,梦中时作升天行。

大鹏或被斥鴳笑,平生禽尚吾同调。

布袜青鞋淩绝峤,临风更向蓬池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超然台放歌》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情的豪迈与深沉。诗中描绘了诗人倚剑而歌,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登高作越吟,倚剑歌转哀”,开篇即以“登高”、“作越吟”、“倚剑”、“歌转哀”四个动作,营造出一种壮志未酬、情感激荡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面对自然,内心的情感随着歌声的起伏而波动,既有豪情也有哀伤。

接着,“木叶纷交下,征鸿亦徘徊”,通过描写落叶飘零和南迁的大雁在空中徘徊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大雁的徘徊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不舍。

“西樵之游同数子,半酣太叫超然台”,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同游览西樵山的情景,酒醉之时高声歌唱,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超然台作为背景,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高地。

“此时万里飞蓬转,但闻悲风萧萧天上来”,诗人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转的飞蓬,表达了对自由与无拘束生活的向往。同时,悲风的描写也增添了诗的凄凉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绛宫朱阙远明灭,洞天福地空崔嵬”,诗人想象中的仙境与现实的差距,既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绛宫朱阙、洞天福地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它们只是遥远而模糊的存在,无法触及。

“仙乎仙乎不可见,浮丘洪厓安在哉”,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理想的失落感。浮丘、洪厓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他们的不可见,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笑骑鸿鹄过琼岛,便应从此归蓬莱”,诗人想象自己骑着鸿鹄穿越琼岛,最终到达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蓬莱方丈是何处,白云袅袅帝乡去”,诗人对蓬莱仙境的具体位置感到迷茫,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云袅袅,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天外虚传二凤楼,人间岂见三花树”,诗人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二凤楼、三花树都是神话中的景象,难以在现实中见到。

“云车风马自千秋,旦夕蟪蛄何用愁”,诗人以云车风马自喻,表示自己虽身处世间,但心怀千秋大志,不为眼前的短暂忧愁所困扰。

“君不见周太子,缑氏山头鹤来去”,诗人引用周太子缑氏山头与鹤来往的故事,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又不见轩辕君,鼎湖水上龙缤纷”,诗人再次引用轩辕君与龙缤纷的传说,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拜以及对自身追求的坚定信念。

“浊世之居若脱屣,人生胡为在尘滓”,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认为在乱世中生活如同脱掉鞋子一样轻松,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任也江湖落魄生,形骸肮脏无所成”,诗人以江湖落魄的生活状态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探索。

“往来每拟淩云赋,梦中时作升天行”,诗人经常构思凌云赋,梦想着能够飞翔升天,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大鹏或被斥鴳笑,平生禽尚吾同调”,诗人以大鹏自比,即使受到小鸟的嘲笑,也坚守自己的志向,表达了对自我认同与坚持的信念。

“布袜青鞋淩绝峤,临风更向蓬池啸”,诗人穿着布袜青鞋,登上绝壁,面对风声,发出长啸,展现了他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故事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坚持。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南叹

东南夷寇经年月,吴越丁男厌骸骨。

尚书持律保孤城,赤县苍生日流血。

四方遣使募材官,椎髻花蛮拜将坛。

鸣呼此恨终何已,夜向星前把剑看。

形式: 古风

北风谣

玄冥号怒海若愁,天地惨淡黄云秋。

三江波涛尽汹涌,五岭草木长飂飗。

燕山层冰蓟门雪,北风吹落轩辕丘。

猿狖昼啼,鸟雀啁啾。白日无色,山鬼幽忧。

夜中何处吹觱篥,戍妇听之双泪流。

念君此去戍万里,石城壁立东海头。

男儿出门誓报主,倭奴未灭为国仇。

边头明日有远信,封书更寄金锁裘。

金锁裘,不胜束。锦字书,不能读。

楼船戈甲几时回,北风忍听军中曲。

形式: 古风

登高丘而望远海赠梁岳

登高丘,望远海,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

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

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形式: 古风

寄丁戊山人傅木虚歌

吾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窟穴勾曲非人寰。

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下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岩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沾湿。

仙坛佛塔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幽栖今有傅山人。

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闻君昨游豹子石,马退茅亭有仙迹。

玉銮隐约不堪攀,玄圃峥嵘望何极。

嗟余曾入大罗天,名在丹台石室边。

蓬莱一谪违真侣,蹩躠风尘独可怜。

王烈素书尚能识,石髓遇之傥堪食。

时观紫气一登楼,愿拜青牛见颜色。

君不见葛洪欲求勾漏丹,邓岳止之犹复还。

乘风万里倏可至,迟尔归来罗浮四百三十二之仙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