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而望远海赠梁岳

登高丘,望远海,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

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

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冬季海上景象,通过“登高丘,望远海”的视角,展现了海风生白波、冰嵯峨的壮丽画面,以及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的寒冷景象。诗人以瞿唐下三峡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海面的汹涌澎湃,表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力量。

接着,诗人通过“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两句,描绘了冬季荒凉的景象,鸿雁因饥饿而显得疲惫,树木也已凋零,展现出大自然的季节更替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描述了友人不顾严寒,渴望进入关内的坚韧意志。

诗中还引用了“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的典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行为的担忧与劝阻,同时也反映了对友人决心的敬佩。最后,诗人以“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友人安全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丁戊山人傅木虚歌

吾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窟穴勾曲非人寰。

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下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岩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沾湿。

仙坛佛塔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幽栖今有傅山人。

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闻君昨游豹子石,马退茅亭有仙迹。

玉銮隐约不堪攀,玄圃峥嵘望何极。

嗟余曾入大罗天,名在丹台石室边。

蓬莱一谪违真侣,蹩躠风尘独可怜。

王烈素书尚能识,石髓遇之傥堪食。

时观紫气一登楼,愿拜青牛见颜色。

君不见葛洪欲求勾漏丹,邓岳止之犹复还。

乘风万里倏可至,迟尔归来罗浮四百三十二之仙山。

形式: 古风

端州凯宴行

自从大罗山贼来,虔刘妇女驱婴孩。

千家万家室如扫,仓囷杼轴皆尘埃。

幕府专征有成算,汉军达军势如电。

飞符三楚调狼兵,五将前驱我军殿。

笳鼓长麾入瘴茅,空巢不费诸军箭。

羽书驰报请刍粮,士饱马肥思一战。

西风铙吹凯歌归,数十俘囚泮宫献。

谁知首级半农商,血裹淋漓那忍见。

椎牛酾酒飨归士,犷悍狼兵更愁怨。

金花锦帐排军门,诸司尽向端州宴。

吁嗟此事真儿戏,曹幕诸山贼犹炽。

岭南无岁无征戎,愿君勿似大罗功。

形式: 古风

灵台引

雨雪萧萧闭关卧,劲风吹寒激窗过。

篝灯不寐抚髀坐,哀歌中夜无人和。

只今书牍有三千,不似东皋二顷田。

餔糜一饱寒无毡,男号女啼常在前。

曾闻宁生一叩角,下车载之相齐国。

人生穷达未可卜,布衣且寄灵台宿。

形式: 古风

送顾玄纬省觐京师因归无锡

五月麦苗黄,南风藕花白。

水驿北归船,饯送勾吴客。

顾侯昔隐勾吴墟,闭户颇窥千卷书。

前年忽忆罗浮胜,捧檄忻乘使者车。

到官十日理山屩,四百峰头采灵药。

未论勾漏有稚川,且喜永嘉得康乐。

春来种秫无公田,禄米只充酤酒钱。

闲寻我辈屏驺从,往往寄饷云霞篇。

侯年方及四十四,思玄已著还山赋。

台省诸公不可留,林泉发兴翩然去。

东门出祖苦匆匆,酒绿蕉黄荔子红。

帆席挂时沾暑雨,蒪鲈归日及秋风。

秋风先到潞河渚,宁亲上寿尚书府。

挂冠即向神武门,扬舲共指春申甫。

第二泉头日快哉,彗山犹有读书台。

笔逢棐几题诗去,棋掩幽窗赌墅回。

小山桂树长吟讽,孤鸿渺渺挥弦送。

访古朝登季子祠,寻幽夕宿张公洞。

君不见张长公,君不见邴曼容。

宦情何有六百石,禄食岂必三千钟。

从此著书年月久,玉检瑶编藏小酉。

他时我亦卧罗浮,书成寄我山中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