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期满百,有兴且追游。
白发来非约,青春去莫留。
兔乌双转毂,今古一凭楼。
莫问穷通事,从今付分休。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三用韵·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首句“人生期满百,有兴且追游”表明了诗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即便是到了生命晚年,只要还有精神,也要继续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生活的热情。
接着,“白发来非约,青春去莫留”则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易逝的叹息。诗人通过“白发”的比喻,强调了时间不等人的客观事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已经逝去的青春难以挽留的哀愁。
第三句“兔乌双转毂,今古一凭楼”中的“兔乌”指的是月亮中的兔子和太阳中的乌鸟,这里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和宇宙的永恒。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超越个体生命、历史长河中不变真理的追求。
最后,“莫问穷通事,从今付分休”则是诗人的豁达态度,不再过于关注世俗的成败得失,而是选择从现在开始放下这些烦恼,享受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更是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辨。
不详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地不喧车马,萧然一草庐。
曲通樵牧径,正合野人居。
秋老欣禾熟,林寒觉叶疏。
高歌仍鼓腹,世事岂关渠。
卜筑郊坰外,宽閒一亩馀。
汲泉朝灌菊,炙烛夜观书。
酒熟邀朋酌,园荒课仆锄。
喜尝红稻饭,旋荐晚菘蔬。
山水新安斗大邦,也烦临按马蹄香。
扶持秀士蛟逢雨,纠察贪夫草遇霜。
对景诗成吟思好,劭农心切去装忙。
自惭野叟何为者,白雪阳春拜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