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知命弟自青原归

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

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

在公虽勤苦,归喜叔山禅。

去我忽数日,草虫傍床煎。

屋角鸟乌乐,行舆响担肩。

包解分柿栗,儿女闹樽前。

白纻绕祖塔,香携青原烟。

玄珠一百八,夜纫湘缕穿。

高林风落子,老僧选霜坚。

袖中出新诗,山水含碧鲜。

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做官之人被琐事困扰,夜晚梦见清澈的灵泉。
想必他并非擅长烹饪的大厨,反而觉得扛锄劳作更合适。
在公职上虽然辛苦,回家后却能享受叔山的禅意。
离开我已经数日,屋外虫鸣如同煎熬。
屋角鸟儿欢唱,行者挑担声响起。
归来时分,解开包裹分发柿栗,孩子们围着酒桌嬉笑。
白麻布围绕着祖先的佛塔,香气随青原的烟雾飘散。
每日夜晚,我数着一百零八颗念珠,穿针引线如湘水般流畅。
高高的树林里,风吹落果实,老僧挑选霜冻后的坚果。
袖中掏出新写的诗篇,山水间充满生机与清新。
我已年迈,美好的诗句就赠予你,惠连。

注释

为吏:做官。
曲肱:弯着手臂睡觉。
灵泉:清澈的泉水。
调鼎手:擅长烹饪的人。
荷锄:扛锄头劳作。
叔山禅:指禅宗的宁静生活。
草虫:屋外的虫鸣。
行舆:挑担或行走的人。
新诗:刚创作的诗。
惠连: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喜知命弟自青原归》,通过对弟弟归家的喜悦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表达了诗人身为官吏的艰辛,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理想化想象。接着,“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认为耕作更适合自己的本性。

“在公虽勤苦,归喜叔山禅”表达了对弟弟回归田园后的宁静生活的期待,以及对佛教禅修的理解。“去我忽数日,草虫傍床煎”则写出诗人对弟弟归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鸟鸣、担声、赠物和祭祖等活动,描绘了温馨的家庭氛围。

最后,“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以及对弟弟才华的赞赏,希望他能继续创作佳作。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彭女礼北斗图颂

白足礼江沙,七星在云表。

洗心无一尘,缺月西南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悲秋

有美一人兮,临清秋而太息。

伤天形之缺然兮,与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傥尝获罪于天兮,使而至于斯极。

夫阴凝而阳化兮,冲气饪而为和。

骈拇所以为少,枝指所以为多。

谓天任汝以道兮,曾是形畸而貌独。

天厌弃汝兮,修汝德而谓何。

中无所考此耿耿兮,独溯风而浩歌。

歌曰父耶母耶,人乎天乎。

才之为祥,固不若不才之全乎。

非天地之私兮,又非父母之愿也。

慨伏思而不得兮,梦漂漂而行远。

逆真人于轩台兮,请端策而徵衍。

遇水盈之坎坎兮,得山麓而为蹇。

虽御良而马服兮,犹往蹇而来连。

艮之初六来告休兮,艮其趾而无咎。

如风日之过河兮,人谓守水而为耗。

知水性之循环兮,曾何损益之足道。

蚿百足之狂攘兮,夔踸踔以行地。

蛇虺蔓延不自好兮,谓风蓬蓬而无似物。

怜物之无穷兮,目尚为心之仆隶。

夫精于形器之表兮,视四体百骸其在外。

予将执汝手兮,游乎浩荡之会。

凭天津而濯发兮,揽日月以为佩。

嗟不知去来之为我兮,天下莫予之为对。

恐路远而多岐兮,聊赠汝以指南。

将雍容于胜日兮,尝试为汝而妄谈。

形式: 古风

景珍太博见示旧倡和蒲萄诗因而次韵

映日圆光万颗馀,如观宝藏隔虾须。

夜愁风起飘星去,晓喜天晴缀露珠。

宫女拣枝模锦绣,论师持味比醍醐。

欲收百斛供春酿,放出声名压酪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渡江

行渡江兮吾无舟,荡荡东注兮褰裳不可以游。

渔横舟兮不即渡,夐万里以在前兮无家反顾。

云翳翳兮雨凄凄,不济此兮谁与归。

行渡江兮我无楫,释吾马兮不可以涉。

嗟行路之难兮,援琴以身忘。

手不得于吾心兮,声久抑而不张。

天涔涔兮又暮雨,不济此兮吾归何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