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有美一人兮,临清秋而太息。

伤天形之缺然兮,与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傥尝获罪于天兮,使而至于斯极。

夫阴凝而阳化兮,冲气饪而为和。

骈拇所以为少,枝指所以为多。

谓天任汝以道兮,曾是形畸而貌独。

天厌弃汝兮,修汝德而谓何。

中无所考此耿耿兮,独溯风而浩歌。

歌曰父耶母耶,人乎天乎。

才之为祥,固不若不才之全乎。

非天地之私兮,又非父母之愿也。

慨伏思而不得兮,梦漂漂而行远。

逆真人于轩台兮,请端策而徵衍。

遇水盈之坎坎兮,得山麓而为蹇。

虽御良而马服兮,犹往蹇而来连。

艮之初六来告休兮,艮其趾而无咎。

如风日之过河兮,人谓守水而为耗。

知水性之循环兮,曾何损益之足道。

蚿百足之狂攘兮,夔踸踔以行地。

蛇虺蔓延不自好兮,谓风蓬蓬而无似物。

怜物之无穷兮,目尚为心之仆隶。

夫精于形器之表兮,视四体百骸其在外。

予将执汝手兮,游乎浩荡之会。

凭天津而濯发兮,揽日月以为佩。

嗟不知去来之为我兮,天下莫予之为对。

恐路远而多岐兮,聊赠汝以指南。

将雍容于胜日兮,尝试为汝而妄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悲秋》,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诗中,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在清秋季节感叹自身命运的人物形象。他哀叹自己因天生的缺陷(如骈拇或枝指)而与正常人不同,感到孤独和被天命所弃。诗人认为,这种不完美并非天私或父母之愿,而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他通过梦境寻求解脱,希望能与真人交流,但现实中的困难重重,如同驾车艰难前行。诗人认识到生命的循环和无常,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视万物为一,超越形体的束缚。他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愿意与对方携手共游,沐浴天地精华,无视世俗眼光,独自面对未知的旅程。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无常的悲凉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景珍太博见示旧倡和蒲萄诗因而次韵

映日圆光万颗馀,如观宝藏隔虾须。

夜愁风起飘星去,晓喜天晴缀露珠。

宫女拣枝模锦绣,论师持味比醍醐。

欲收百斛供春酿,放出声名压酪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渡江

行渡江兮吾无舟,荡荡东注兮褰裳不可以游。

渔横舟兮不即渡,夐万里以在前兮无家反顾。

云翳翳兮雨凄凄,不济此兮谁与归。

行渡江兮我无楫,释吾马兮不可以涉。

嗟行路之难兮,援琴以身忘。

手不得于吾心兮,声久抑而不张。

天涔涔兮又暮雨,不济此兮吾归何处。

形式: 古风

渡河

客行岁晚非远游,河水无情日夜流。

去年排堤注东郡,诏使夺河还此州。

忆昔冬行河梁上,飞雪千里曾冰壮。

人言河源冻彻天,冰底犹闻沸惊浪。

形式: 古风

游愚溪

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

冉溪昔居人,埋没不知年。

偶托文字工,遂以愚溪传。

柳侯不可见,古木荫溅溅。

罗氏家潇东,潇西读书园。

笋茁不避道,檀栾摇春烟。

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

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

嵌窦响笙磬,洞中出寒泉。

同游三五客,拂石弄潺湲。

俄顷生白云,似欲驾我仙。

吾将从此逝,挽牵遂回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