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短垣疏户略藏遮,翠竹长松夹径斜。
游宦归来四十载,粗成好事一田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短垣疏户略藏遮"写的是房屋四周矮墙稀疏,门户简陋,似乎有意隐藏在翠竹和长松之间,透露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意境。"翠竹长松夹径斜"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竹林松径斜斜,增添了闲适的气息。
诗人苏辙以"游宦归来四十载"表达自己仕途生涯的结束,历经沧桑后选择回归田园,过上宁静的农耕生活。"粗成好事一田家"中的"好事"暗指归隐田园,享受田间劳作的乐趣,虽称其为"粗成",却流露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其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诗人的人生转变,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在仕途疲惫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菊叶萱芽初出土,冻齑冷面欲宜人。
老人脾病难随汝,洗釜磨刀待晚春。
雪覆西山三顷麦,一犁春雨祝天工。
麦秋幸与人同饱,昔日黄门今老农。
筑室恨除千本竹,及春先补百株花。
隔年预与园夫约,春雨晴时问汝家。
瓮中腊脚长忧冻,户外春风那得知。
酒熟定应花未动,举瓢先对柳千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