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龙脊滩

洞庭老龙时出没,万斛舟航皆辟易。

此龙脊背已铁石,肯逐时好作人日。

我呼邦人来踏碛,恍然如见河图出。

大巫鸡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

飘石扬沙障江色,尘埃何处不相袭。

摩挲石刻聊偃息,恐有老人来横笛。

形式: 古风

翻译

洞庭湖中的老龙时常出没,巨大的船只都避开它。
这龙背坚硬如铁石,岂会随世俗喜好而显露在人前。
我唤来乡亲们踏过沙滩,仿佛看见了神秘的河图显现。
大巫师预测吉祥,小巫婆则以竹枝歌谣表达激动情绪。
飞石扬沙遮蔽江面,尘土弥漫无处不在。
抚摸石刻暂作休息,担心会有老者吹笛声响起。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
老龙:传说中的龙。
辟易:避开。
铁石:形容坚硬如铁。
逐时好:追逐时尚或喜好。
作人日:在人前出现。
邦人:乡亲,国人。
踏碛:走过沙滩。
河图:古代神秘的图腾或预示吉祥的图案。
大巫:地位高的巫师。
鸡卜:用鸡占卜。
小巫:地位较低的巫婆。
激:激烈,激动。
飘石扬沙:飞沙走石。
江色:江面景色。
相袭:相互影响。
石刻:石头上的雕刻。
聊偃息:暂且休息。
老人:老者。
横笛:吹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中一处名为“老龙”的险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怀。

“洞庭老龙时出没,万斛舟航皆辟易。”开篇即设立了一幅壮丽画面,洞庭湖中的老龙滩如同一条时隐时现的巨龙,影响着船只航行的难易,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力的强大,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此龙脊背已铁石,肯逐时好作人日。”诗人将老龙滩比喻为坚硬如铁石的巨兽脊背,表明它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诗人的情感也在此处流露,他似乎希望能像这片坚不可摧的自然一样,超越常人,拥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我呼邦人来踏碛,恍然如见河图出。”诗人呼唤同行者一同前来体验老龙滩的磅礴气势,这里“河图”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河洛之图,即宇宙和天地万物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超自然的比喻,强调了老龙滩景观的非凡意义。

“大巫鸡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这里的大、小巫可能是指古代祭祀和占卜之事,通过对这些神秘活动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界中超验力量的敬畏之心。

“飘石扬沙障江色,尘埃何处不相袭。”老龙滩的险峻导致江水颜色变幻,尘土飞扬,似乎无论何处都被这股强大的自然力所影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万千、不可预测的观察。

“摩挲石刻聊偃息,恐有老人来横笛。”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自言自语,他在这片古老而坚固的岩石上稍作停留,却又担心会有一位吹奏着笛子的老者出现,这可能隐喻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总体来看,杨济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历史之沉重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

杨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酿溪煮海恩无极,千家沽酒万家盐。

形式:

夜泛西湖

明月欺人醉不知,夜深偷入读书帏。

好将松户牢关锁,留此清光莫放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宫词(其十九)

银烛瑶觥竞上元,□□午月正当轩。

棚头忽唤歌新曲,宛转馀音出紫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宫词(其三十八)

新翻歌谱甚能奇,宣索蕊官入管吹。

按拍未谐争共笑,含羞无语自凝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