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
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
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
州民多到此,犹自忆髯公。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游览谢公岩的场景。首句“又取纱衣换”,暗示天气转暖,诗人更换轻薄的纱衣以适应微风细雨后的晴朗天气。接下来,“天晴起细风”进一步渲染了初夏的清新气息。
“清阴花落后”写出了花儿在清幽树荫下凋零的景象,透露出季节的变迁。而“长日鸟啼中”则通过鸟鸣声,描绘出白天漫长且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乘舟游玩于水乡,感受到乘舟的乐趣,同时指出岩扉小径通向远方,展现出自然景色的连绵与可达性。
最后两句“州民多到此,犹自忆髯公”,表达了当地居民对谢公(可能是一位先贤或名士)的怀念,也暗含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自己与当地人民情感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游历的景色,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地方风情的热爱,展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不详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归把滩头旧钓竿,帝王只作故人看。
此身合向丘林著,汉祚已如磐石安。
流水无情千古在,客星有影九天寒。
到头笑杀鸱夷子,便下扁舟去也难。
方沼晴波动,虚堂午荫新。
夏衣谁赐葛,午食自烹鳞。
山近书多润,窗开砚易尘。
试茶燃石鼎,汲井就西邻。
亭深自无暑,苔径复萦纡。
宾客不长到,儿童足可娱。
荷花晴带粉,蒲叶晚凝珠。
与尔城闉隔,兹欢想不殊。
短篷静坐月窥船,斗转参横水底天。
传语篙工低着语,恐惊沙觜白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