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寮候洪景伯

十日元无两日晴,小园幽事最关情。

早披鹤氅看云出,晚踏渔舟趁月明。

夜雨洗来修竹净,晓风吹入瘦松清。

野亭花径缘君埽,袅袅秋声动旆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连续十天都是晴朗,小园里的隐秘之事最能触动情感。
清晨穿上鹤氅欣赏云彩升起,傍晚乘着月光踏上渔舟。
夜晚的雨水洗净了修长的竹子,拂晓的微风带来了瘦弱松树的清新。
你清扫的野亭小径上,花香随着秋风飘动,旗帜随风轻轻摇曳。

注释

十日元:连续。
无两日晴:没有两天连续晴朗。
小园:小花园。
幽事:隐蔽或私密的事情。
最关情:最能触动情感。
早披:清晨披上。
鹤氅:一种宽松的长袍。
看云出:欣赏云彩升起。
晚踏:傍晚踏上。
渔舟:渔船。
夜雨:夜晚的雨。
洗来:洗净。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
净:干净。
晓风:拂晓的微风。
瘦松:瘦弱的松树。
清:清新。
野亭:野外的小亭子。
花径:铺满花草的小路。
缘君埽:因为你的清扫。
袅袅:轻柔的样子。
秋声:秋天的声音。
动旆旌:使旗帜飘动。

鉴赏

这首宋诗《药寮候洪景伯》是谢伋所作,描绘了诗人日常在药寮中度过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意趣。首句“十日元无两日晴”表达了天气多变,但诗人对园中幽静生活的深深喜爱。他早早地披上鹤氅欣赏云起云落,傍晚则乘着月色划着渔舟,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夜雨洗来修竹净,晓风吹入瘦松清”两句,通过写雨后竹林的洁净和晨风拂过松树的清新,展现了药寮环境的清雅与诗人内心的恬淡。最后,“野亭花径缘君埽,袅袅秋声动旆旌”描绘了诗人清扫花径以待友人来访的情景,以及秋日里微风吹动旗帜的轻盈,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园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收录诗词(31)

谢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孙仲举徽猷罢郡造朝

四月维夏天未暑,天台居民逃室处。

城中屦贵巷陌喧,城外号奴去村墅。

老癃扶杖少者趋,夫弃禾麻妇投杼。

肩随足蹑似同谋,色沮声低咸偶语。

使君高车挽不止,谁其嗣之保闾里。

攀辕卧辙岂留行,遮道填门宁足恃。

三江阻隔江水深,莫使江头有船舣。

我闻此语良足听,呼使来前陈本始。

吾州使君能静治,千里无虞安狱市。

澄之不清扰不浊,尽道使君心似水。

昔襦不足今裤馀,良药千金补疮痏。

黄屋近驻钱塘城,愿说政平并讼理。

从今更借二三年,增秩赐金书用玺。

我言此语尔未思,有大于此尔何知。

入为三公自故事,天台美称公是宜。

德泽但可施一州,润及九里宁独私。

携持却看祖道盛,送车百两多旌麾。

争先劝饮接殷勤,玉酒湛湛皆盈卮。

使君千觞亦未醉,更听小儒前致词。

嗟予待次七闽郡,法式规模知吏师。

忘年屈势待我厚,岁月易得今再期。

送公去郡情更恶,人送作郡知何时。

形式: 古风

恭谒台岳桐柏观纪事

拜恩散号在兹地,乘兴真游驾小车。

拥笏朝真香火罢,虚明庭院静无哗。

按图默记金声赋,意气直欲登仙槎。

龙渊三井液膏乳,琼台双阙飞云霞。

玉堂珠阁不可到,山灵勒回因念差。

金壶龙检世已远,五千漆字犹堪誇。

如今丹笔已漫漶,风日暴炙元无遮。

元公丰碑压千柱,择木小隶湮尘沙。

丈人巾屦青松下,道士瓯蚁随倾茶。

谓予读敕见陈请,州帖次第来幽遐。

了知君心弃符竹,不敢复献旌节花。

我今便欲老岩谷,亦不求枣大如瓜。

洗心脱然去尘累,不慕盛丽并纷华。

黄衣青藜或可遇,愿授竹简观聱牙。

人生信是行乐耳,岂复自慁同池蛙。

兹行已占平生胜,后来游观宁复加。

清兴不极尚忘返,长天日暮空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陪内翰尚书丈同到官梅亭会有他期先去情见乎辞

岁云暮矣物华催,江城风光著野梅。

东阁诗成将付与,南枝花发许追陪。

混冰落素应难久,姑雪欺春不并来。

谁为商量开细细,早教玉树映金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子猷访戴图

溪山雪夜本清奇,底事扁舟只凭归。

谁识去来皆兴耳,归时更好似来时。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