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

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

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

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

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

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

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

雅韵虽暂欢,禅心肯抛却。

一宿同高会,几人归下若。

帘开北陆风,烛焯南枝鹊。

文场苦叨窃,钓渚甘漂泊。

弱质幸见容,菲才诚重诺。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居民还未散去,贵客必须留住。
不要唱起《阿亸回》曲,似乎在说夜半的欢乐。
诗才如刻烛赋般敏捷,饮酒可以尽情畅饮。
任凭他人白眼相待,我始终眷恋青山环绕的地方。
隐居并非我的本意,寺庙生活也不是约定的名分。
我们的聚会不同于永和年间,才华却与建安时期相当。
无需询问时间,只需让音乐响起。
大家都说擅长长篇诗歌,都愿早点结束返回。
谁曾想我们会因不同背景而聚首,但仍能一同欢笑。
虽然雅致的韵律带来短暂的快乐,但禅心不愿放弃。
一夜盛会后,又有几人能如我一般离去。
北风吹过窗帘,南枝上的喜鹊被烛光照亮。
在文坛辛苦窃取,但我甘愿在水边漂泊。
弱质之身有幸被接纳,微不足道的才能也当恪守承诺。

注释

居人:居民。
未可:还未。
散:散去。
上客:贵客。
须:必须。
留著:留住。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颜真卿所作,名为《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和惜别之情,以及文学创作的愉悦心境。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开篇即强调了聚会时光难得,主人与宾客之间的情谊不应轻易散去,这是诗中贯穿的一大主题。

“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这里的“阿亸”指的是古代边塞的悲凉曲调,而“夜半乐”则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分的愉悦。诗人劝诫不要唱起那使人心生凄凉之曲,应享受这夜半的欢乐。

接着,“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则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举杯对影的温馨画面。诗人提倡在蜡烛下学习创作诗歌,同时享受着酒宴中不断更换美味佳肴的乐趣。

“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钟爱之情。即便是在别离时刻,也难以割舍心中的那片青山绿水。

“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这里的“林栖”、“寺住”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地点,或许是某个幽静的自然之地或是古老的庙宇。"非姓许"和"那名约"可能是在玩味字面,增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上某个时期或事件的怀念,或是赞美与他人的文学才能相媲。

“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此处描绘了一种无需计较时间,只需让乐声继续的氛围,"更漏"可能指的是古代计时用的水钟,而"催弦索"则是指音乐中提醒节奏的部分。

“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一些较长篇幅作品的喜爱,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早早离去的不满或是不舍。

“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此句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也能保持一份平和与友人们共享的欢乐。

“雅韵虽暂欢,禅心肯抛却。”这里,“雅韵”指的是文学艺术中的高雅韵味,而“禅心”则是内心世界中的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心态。诗人在此表达了即便是在享受文学艺术的快乐时刻,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一宿同高会,几人归下若。”这句描绘了一场夜晚的盛会,而"几人归下若"则表达了对聚会结束后人们离去情景的一种淡漠或是不舍。

“帘开北陆风,烛焯南枝鹊。”此处,“帘开”指的是室内窗户的幕帘被打开,而“北陆风”、“南枝鹊”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增添了一种空间和气氛。

“文场苦叨窃,钓渚甘漂泊。”这里,“文场”指的是文学创作或书房,而"叨窃"则可能是在形容诗人在写作时的辛勤与专注。"钓渚甘漂泊"则是对一种宁愿漂泊不定,以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弱质幸见容,菲才诚重诺。”此句中,“弱质”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在品性,而“幸见容”则是在表达感激之情。"菲才"指的是平凡或不起眼的才能,而“诚重诺”则是对承诺的坚守与认真。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学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艺术及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33)

颜真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 字:清臣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09年-784年8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陶渊明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耿湋拾遗联句

尧舜逢明主,严徐得侍臣。

分行接三事,高兴柏梁新。

楚国千山道,秦城万里人。

镜中看齿发,河上有烟尘。

望阙飞青翰,朝天忆紫宸。

喜来欢宴洽,愁去咏歌频。

顾盼情非一,睽携处亦频。

吴兴贤太守,临水最殷勤。

形式: 排律

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

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

榛芜掩前迹,苔藓馀旧痕。

叔子尚遗德,山公此回轩。

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

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

岖嵚横道周,迢遰连山根。

馀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

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

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流霞方泔淡,别鹤遽翩翻。

旧规倾逸赏,新兴丽初暾。

醉后接㒿倒,归时驺骑喧。

迟回向遗迹,离别益伤魂。

览事古兴属,送人归思繁。

怀贤久徂谢,赠远空攀援。

八座钦懿躅,高名播乾坤。

松深引闲步,葛弱供险扪。

花气酒中馥,云华衣上屯。

森沈列湖树,牢落望郊园。

白日半岩岫,清风满丘樊。

旌麾间翠幄,箫鼓来朱轓。

闲路蹑云影,清心澄水源。

萍连浦中屿,竹绕山下村。

景落全溪暗,烟凝半岭昏。

去日往如复,换年凉代温。

登临继风骚,义激旧府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