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书事

秋尽角声苦,逢人唯荷戈。

城池向陇少,岐路出关多。

雁远行垂地,烽高影入河。

仍闻黑山寇,又觅汉家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秋天已尽,号角声凄厉,遇到行人只能手持武器。
城市靠近边疆稀少,岔路口出关却频繁。
大雁低飞几乎贴地,烽火台的烽烟倒映在河中。
仍然听说黑山贼寇作乱,人们又在寻求与汉家的和平。

注释

角声:战时的号角声。
唯:只有。
荷戈:手持武器。
城池:城市。
陇:边疆。
岐路:岔路口。
雁远行:大雁低飞。
烽高:烽火台高耸。
影入河:烽烟倒映在河中。
黑山寇:黑山贼寇。
汉家和:汉朝的和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秋天角声、城池、岐路等景象的刻画,以及对黑山寇与汉家和事的提及,展现了战乱时期的艰苦与不安。语言凝练,意境苍凉,有着深厚的边塞风格。

诗中的“秋尽角声苦”设置了一种悲凉的情调,而“逢人唯荷戈”则透露出战争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城池向陇少”与“岐路出关多”两句,通过对城池与岐路数量的描写,反映了边塞地区战事频发的情况。

“雁远行垂地”、“烽高影入河”两句,则以壮观的情景勾勒出战争中烽烟四起、警报不断的紧张气氛。最后,“仍闻黑山寇, 又觅汉家和”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动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于和平的无尽期盼,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边塞诗。

收录诗词(101)

张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 籍贯:清河
  • 生卒年:公元895年

相关古诗词

途次绩溪先寄陈明府

入境风烟好,幽人不易传。

新居多是客,旧隐半成仙。

山断云冲骑,溪长柳拂船。

何当许过县,闻有箧中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逢道者

纵意出山无远近,还如孤鹤在空虚。

昔年亲种树皆老,此世相逢人自疏。

野叶细苞深洞药,岩萝閒束古仙书。

秪寻隐迹归何处,方说烟霞不定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逢漳州崔使君北归

在郡多殊称,无人不望回。

离城携客去,度岭担猿来。

障写经冬蕊,瓶缄落暑梅。

长安有归宅,归见锁青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

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