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道者

纵意出山无远近,还如孤鹤在空虚。

昔年亲种树皆老,此世相逢人自疏。

野叶细苞深洞药,岩萝閒束古仙书。

秪寻隐迹归何处,方说烟霞不定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任意出门游历不论远近,就像孤独的鹤在广阔的天空。
当年亲手栽种的树木已老去,如今重逢的人情却变得疏离。
野外的树叶包裹着珍贵的药材,岩石上的藤蔓随意地绑着古老的仙书。
只寻找隐士的踪迹,他们究竟归向何方?又说他们居无定所,常在烟霞之间游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纵意出山无远近"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地走出山门,对于空间距离的漠视,彰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还如孤鹤在空虚"则用了高洁孤傲的鹤来比喻诗人的情怀,他像那孤独的鹤一样,在广阔天地间飞翔,无拘无束。

"昔年亲种树皆老"表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树木已经长成,这里的"昔年"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生活状态的反差。"此世相逢人自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持有一种疏离态度,感觉到人们之间的距离感。

"野叶细苞深洞药"描写了山中自然景象,可能隐含着对自然药材的探寻和生活自给自足的理念。"岩萝閒束古仙书"则是对山中岩石间散落的蕨类植物和古老的仙人遗留下的典籍进行形容,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秪寻隐迹归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的探索与思考,"秪"字用来形容草木丛生之地,这里可能暗示着对自然界的融入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方说烟霞不定居"则是诗人对于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解嘲,表明他像那变幻莫测的云雾一样,不愿固定在某一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山林隐逸的情境和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01)

张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 籍贯:清河
  • 生卒年:公元895年

相关古诗词

逢漳州崔使君北归

在郡多殊称,无人不望回。

离城携客去,度岭担猿来。

障写经冬蕊,瓶缄落暑梅。

长安有归宅,归见锁青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

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宿山寺

中峰半夜起,忽觉有青冥。

此界自生雨,上方犹有星。

楼高钟尚远,殿古像多灵。

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诵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宿山驿

驿在千峰里,寒宵独此身。

古坟时见火,荒壁悄无邻。

月白翻惊鸟,云闲欲就人。

秪应明日鬓,更与老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