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孤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两句勾勒出一个秋末初冬的环境,气候转冷,南方湿润而北方干燥,反映了自然界的阴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凉。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表明诗人所处之地交通不便,是一条崎岖的小路,只能依靠树枝作为辅助工具前行,而自身则仿佛飘浮在云端,与世隔绝,这里“危”字形象地描绘了道路的艰险,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不安。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自然与现实生活交织的情境。山鬼在这里是一个迷茫而神秘的存在,它吹熄了灯火,使得夜晚更加阴森,而厨人(负责烹饪的人)的谈话声此起彼伏,显露了一种生计和日常生活的温暖,但也带有一丝孤独与不安。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则是诗人在鸡叫之声中醒来,他询问前方是否有客栈可供休息,同时也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这里的“敢”字流露出一种不易得来的奢侈,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内心安宁的强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孤独与不安,以及他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
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
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
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
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
而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