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介溪冢宰考绩入觐

建章朝谒晓跄跄,天子垂衣正万方。

敕引鸿胪宣特进,留省尚书来展觐。

重瞳日月屡回看,两班文武尽荣观。

奏记不须书手版,承恩再赞拜朝冠。

三年居守有功勋,宴劳亲闻便殿言。

紸纩听阶知旧履,尚方出守副新尊。

明良会合似今稀,天上委蛇几日归。

北阙正宜操斗柄,东人空自望裳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严介溪在明朝时期作为冢宰(相当于宰相)完成考核后,入京朝见天子的情景。诗中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隆重,以及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首句“建章朝谒晓跄跄”,描绘了严介溪清晨前往建章宫朝见天子的场景,步伐整齐而庄重。“天子垂衣正万方”则展示了天子的威仪,身着垂衣,正视四方,体现了君主的权威和对国家的掌控。

接着,“敕引鸿胪宣特进,留省尚书来展觐”描述了天子派遣鸿胪官宣布严介溪晋升为特进,并邀请尚书级官员一同前来朝见的情景,彰显了朝廷的礼遇和对官员的重视。

“重瞳日月屡回看,两班文武尽荣观”描绘了天子多次审视严介溪,同时文武百官也以尊敬的目光注视着这一重要时刻,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尊重与敬仰。

“奏记不须书手版,承恩再赞拜朝冠”表明严介溪可以直接向天子陈述政事,无需通过书面形式,体现了他对天子的信任与亲近,以及天子对他的赏识。

“三年居守有功勋,宴劳亲闻便殿言”提到严介溪在任期间的功绩,天子亲自在便殿宴请他,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对官员贡献的认可和重视。

“紸纩听阶知旧履,尚方出守副新尊”暗示严介溪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天子对他的信任,不仅在日常政务上给予支持,还在特殊场合提供尊贵的待遇。

“明良会合似今稀,天上委蛇几日归”表达了对君臣相遇之难得的感慨,以及对严介溪即将离开朝廷的不舍。

最后,“北阙正宜操斗柄,东人空自望裳衣”预示严介溪将回到北方的封地,但东都的百姓仍会怀念他的风采,表达了对严介溪离去的遗憾和对他在地方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朝廷的礼仪制度、君臣关系以及对官员的尊重与信任,同时也表达了对严介溪个人才能和贡献的赞赏。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渑池歌

七雄割据相并吞,一为横散一从亲。

从主鸡连交戴赵,衡言虎视独推秦。

游士东驰剑属环,行人西使车方轨。

约为好会两国欢,道里中分期渑水。

折俎如山酒满池,谈笑尊前衅孽起。

霸气犹寻夺璧仇,争心更抱鼓琴耻。

相如按剑奋中酒,指叱雄秦如畜狗。

秦固关中二百雄,赵亦山东六龙首。

金城甲卒不足凭,颈血溅衣翻覆手。

捧盘请击为西声,片语生风才脱口。

秦王逊谢称寡人,击缶逡巡惟恐后。

满坛将相惊相顾,失色丧精皆反走。

归来数岁闭函关,强赵有人未可取。

形式: 古风

李伯材出示所藏沈石田画鸡戏题奉赠

怪底丹青含象变,幻出翰音栖匹练。

距设微黄如介金,毛施五采云锦烂。

令人白日误苍蝇,不见明星将舞剑。

此物虽微德非一,纷纷家畜安能匹。

闲心不狎鹅鹜喧,洁性宁谋虫蚁食。

主人怀德何所似,风雨潇潇鸣不已。

待唱曾充上国宾,含香独擅中朝美。

迩来抱朴学雌伏,虚骄气尽形如木。

豪华已厌侠场斗,凶吉羞凭蛮风卜。

茅堂壁立独悬之,形神相得长昏夙。

形式: 古风

江州陈兵宪公招饮演武台军中奏乐作横吹曲举坐闻之莫不心壮予本懦夫激而为诗

诸水流天险,兹邦据上游。

清时偃兵甲,下秩叨燕游。

台榭敞高原,遥临芳物繁。

残花飞广陌,垂柳静辕门。

辕门春色四山通,置酒凭春赏未穷。

众乐杂陈极窈窕,忽惊横吹满军中。

浮云遽离高空去,草木飘飖江起风。

急语萧条闻出塞,大声振动作平戎。

一堂壮士皆怒目,书生抚席亦填胸。

曲半拂衣投箸起,雄心横发不能终。

形式: 古风

题画四首(其一)

平溪如席淡不流,返照入水水光浮。

清晖细动蘼芜岸,香气遥闻杜若洲。

木叶微脱丹崖爽,渔唱时来草阁幽。

虚无剡曲芳兰夕,彷佛湘潭斑竹秋。

书卷轩窗临欲暮,为爱清凉忘归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