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一)

休话諠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

无人与向群儒说,岩桂枝高亦好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无需谈论那些喧闹纷繁的事,老翁只适合居住在深山之中。
只有几声清脆的磬声,超脱于是非之外,一个闲散的人独自存在于天地之间。
空荡的台阶旁绿意盎然,白云悠悠,奇异的鸟儿和灵性的草木伴着流水潺潺。
没有人能向众多学者述说这一切,就连高高在上的岩桂枝,我也想攀折以作陪伴。

注释

休话:不必谈论。
諠哗:喧闹。
事事:各种事情。
山翁:山中的老翁。
只合:只应。
深山:深山幽谷。
清磬:清脆的磬声。
是非:对错、纷争。
闲人:闲适之人。
天地间:世间。
绿圃:绿色的园子。
空阶:空荡的台阶。
云冉冉:白云缓缓升起。
异禽:奇异的鸟儿。
灵草:神奇的草木。
水潺潺:流水声潺潺。
无人:没有别人。
群儒:众多学者。
岩桂:岩边的桂花树。
枝高:枝叶高耸。
扳:攀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山翁深居简出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疏离与超脱。开篇"休话諠哗事事难"透露诗人对于世间是非之多、诽谤之烈的不屑一顾,主张深山自守,以避尘嚣。

接下来的"一个闲人天地间"则强调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独立与自由,如同一个不受干扰的存在,只与大自然相处。"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一句,不仅描绘出了山中幽深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清净与和谐。

最后两句"无人与向群儒说,岩桂枝高亦好扳"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生活的满足和喜悦,即便是对知识阶层的交流也没有兴趣,而是乐在山中享受那高耸的岩桂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自足。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寂寞中求自得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

难是言休即便休,清吟孤坐碧溪头。

三间茆屋无人到,十里松阴独自游。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三)

好鸟声长睡眼开,好茶擎乳坐莓苔。

不闻荣辱成番尽,只见熊罴作队来。

诗里从前欺白雪,道情终遣似婴孩。

由来此事知音少,不是真风去不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四)

万境忘机是道华,碧芙蓉里日空斜。

幽深有径通仙窟,寂寞无人落异花。

掣电浮云真好喻,如龙似凤不须誇。

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与柏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五)

鞭后从他素发兼,涌清奔碧冷侵帘。

高奇章句无人爱,澹泊身心举世嫌。

白石桥高吟不足,红霞影暖卧无厌。

居山别有非山意,莫错将予比宋纤。

形式: 古风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