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五)

鞭后从他素发兼,涌清奔碧冷侵帘。

高奇章句无人爱,澹泊身心举世嫌。

白石桥高吟不足,红霞影暖卧无厌。

居山别有非山意,莫错将予比宋纤。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翻译

鞭声过后,他独自一人,白发随风,清冷的溪流冲击着帘幕。
他的高雅奇特诗篇无人欣赏,淡泊的心境让世人嫌弃。
在那座高高的白石桥上,他的吟诵似乎还不够,暖阳下的红霞映照下,他躺下休息也毫无厌倦。
居住在山中,他另有一份非同寻常的心意,切勿误把他与宋纤相提并论。

注释

素发:白发。
涌清奔碧:流水清澈,奔腾不息。
高奇章句:高雅奇特的诗句。
澹泊:淡泊名利。
宋纤:可能指宋朝某位以才情著称的人物,这里用来对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山居生活和心境。"鞭后从他素发兼,涌清奔碧冷侵帘"表达了山中溪流的声音,如同鞭策般激励着诗人,而那清澈的水声正好与室内的温暖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高奇章句无人爱,澹泊身心举世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的淡漠,他的才华和情操在世人看来可能不被理解,但他本人却乐于此种超然物外的生活。

"白石桥高吟不足,红霞影暖卧无厌"中的"白石桥"可能是诗人居住地的一个特定景点,他在那里吟咏诗词,却总觉得不够充分,表达了他对艺术永不知足的追求。而"红霞影暖卧无厌"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诗人在温暖的阳光下沉醉于自己的世界。

最后两句"居山别有非山意,莫错将予比宋纤"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价值观。他不愿被人误解,将自己与其他隐逸相提并论,因为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六)

鸟外尘中四十秋,亦曾高挹汉诸侯。

如斯标致虽清拙,大丈夫儿合自由。

紫朮黄菁苗蕺蕺,锦囊香麝语啾啾。

终须心到曹溪叟,千岁槠根雪满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七)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灰。

山精日作儿童出,仙者时将玉器来。

筠帚埽花惊睡鹿,地垆烧树带枯苔。

不行朝市多时也,许史金张安在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八)

心心心不住希夷,石屋巉岩鬓发垂。

养竹不除当路笋,爱松留得碍人枝。

焚香开卷霞生砌,捲箔冥心月在池。

多少故人头尽白,不知今日又何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九)

龙藏琅函遍九垓,霜钟金鼓振琼台。

堪嗟一句无人得,遂使吾师特地来。

无角铁牛眠少室,生儿石女老黄梅。

令人转忆庞居士,天上人间不可陪。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