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多雨水,秋晚正妨农。
病菜和根煮,新粳带湿舂。
拥沙埋废井,堕石折枯松。
寂寂猿啼昼,白云藏数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秋景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同情。
“山中多雨水”与“秋晚正妨农”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山中的连绵细雨,对于秋收显得尤为不利,这是因为秋季本应是收获的时节,而此刻却因连续降雨而无法进行农业活动。
“病菜和根煮”一句,表明农作物受到了损害,只能将病残的蔬菜与其根部一起煮食。这种景象常见于困难时期的农家,透露出生活的艰辛。“新粳带湿舂”则是指即使收获了稻谷,由于天气潮湿,也只能将其堆积在湿润的场院中,无法及时晾干。
“拥沙埋废井”和“堕石折枯松”两句,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长时间的雨水导致了泥沙淤积,旧有的水井被填埋,而风力也足以使巨石滚落,折断了干枯的松树。
最后,“寂寂猿啼昼”一句,以猿啼声响起来形容山中秋日的静谧与阴冷。猿鸣声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增添了一份幽深与萧瑟。“白云藏数峰”则是诗人对远处连绵山峰被白云所掩映的一种描写,这也反映了山中秋日天气多变、迷雾缭绕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对贫困农民生活的关怀,以及对于自然力量无情打击下的人类生存状态的深沉感慨。
不详
一字勉道,生卒年均不详,约宋末前后在世。宝佑间,(公元一二五六年左右)游太学,率诸生上书言贾似道奸状,不报。遂退处林泉,与林昉、仇远、白珽等七人,以诗酒相娱。元除,辟为国子检阅,不赴。大有著有松下偶抄,千古功名镜及雪后清者,归来幽庄等集传与世。词存一首,载《绝妙好词》卷六
多年书问断,湖海竟悠悠。
一见心虽满,相看泪忽流。
彩烟山色暮,碧濑月痕秋。
明日登程去,鹡鸰河上愁。
编茅为屋住,结叶作衣裳。
不试烧金诀,惟寻煮石方。
洗瓢溪月冷,采药野云香。
尝有仙家鹤,飞来绕石傍。
雁声低度水村深,中有人敲月下门。
满屋秋风灯欲暗,江山千里故园心。
曙色溟溟湿缊袍,涌金门下上轻桡。
五更钟鼓星初没,两岸楼台雾未消。
路傍柳洲人语近,山连葛岭鹤声遥。
冲寒亦有寻梅客,拥袖骑驴过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