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十二首(其五)

一院秋灯初过雨,月儿檐际纤纤。

桐枝斜飐玉阶前。暗闻风叶响,人影隔疏帘。

刚是辘轳金井歇,夜深还动筝弦。

微云清露乍凉天。画栏闲似水,梧子落谁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雨后的庭院、月光、桐树、风声、人影、辘轳、金井、筝弦、微云、清露、画栏以及落叶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一院秋灯初过雨”,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夜的庭院,刚刚经过雨水的洗礼,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接着,“月儿檐际纤纤”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光从屋檐间洒下的景象,既表现了月色的皎洁,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

“桐枝斜飐玉阶前”描绘了秋风吹动桐树叶,轻轻摇曳在玉阶前的情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暗闻风叶响,人影隔疏帘”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感,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存在与活动。

“刚是辘轳金井歇,夜深还动筝弦”两句,分别描绘了辘轳停止转动后井口的宁静与深夜里筝弦的悠扬,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情感的波动与内心的思绪。

最后,“微云清露乍凉天。画栏闲似水,梧子落谁家”四句,通过微云、清露、凉天、画栏、梧子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清凉与宁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季节更替、生命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十二首(其六)

落尽樱桃飞絮尽,晚花一树秾新。

薄阴低眷小窗晴。似怜春老,来试靓妆明。

转罢轻雷飘罢雨,满阶芳草多情。

夜来风信近三更。暗凝红泪,谁与伴明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七)

寂寂琳宫长昼,玉梨一树晴妍。不知春恨几经年。

为谁开又落,夕磬晓钟边。

过尽扶肩女伴,绣襟一样低穿。飞来难得上花钿。

愿留纤屧印,芳迹有人怜。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八)

一阵帘前疏雨过,夕阳楼阁晴妍。

小安笔砚晚风前。柳丝低拂地,蕉影半遮帘。

团扇单衫都称意,不须纱帽闲眠。

静看庭际飏茶烟。绿阴中断处,红试晚花天。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九)

五十二人霜在鬓,我生又过今年。

贳裘一醉也陶然。画蝉纱隐烛,药玉酒行船。

那有后堂丝竹事,暂看花影便娟。

举杯今夕忆彭宣。戟门严臈鼓,霜剑拂吴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