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醴陵旋节》。邵宝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己被召回湘东时的心情和对家庭的思念。首句“三月湘东应召还”点明时间与地点,诗人于三月被召回湘东,透露出一种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接着“君恩免过万重山”一句,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正缘岐路生愁思,总为庭闱动笑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诗人面对未知道路的忧虑,另一方面则通过“庭闱动笑颜”表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这种情感的细腻转换,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云与新篇封石壁,风随旧节度江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新作比作云,寄情于文字,将其封存于石壁之上,寓意着将自己的情感与才华永久留存。同时,“风随旧节度江关”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如同风一般随旧节度江关,坚定不移。
最后,“百年报答知何地,只在丹心一寸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报答国家与家族的深沉思考。他意识到,真正的报答并不在于物质或地位的提升,而在于内心深处的忠诚与坚持,即“丹心一寸间”。这不仅是对自己品格的期许,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