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秘阁挽诗(其一)

江幕归来喜脱簪,当门小筑似山庵。

名于世见林间一,爵以仁尊天下三。

早失偏慈心已懒,晚虽漫仕性难堪。

非无忧爱閒成僻,雷雨曾传旧奏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为梁秘阁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描绘梁秘阁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崇尚仁德的人生态度。

首联“江幕归来喜脱簪,当门小筑似山庵”描绘了梁秘阁从官场归来,卸下官职,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他选择在门前建造了一座小巧的居所,仿佛是山中的禅院,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解脱。

颔联“名于世见林间一,爵以仁尊天下三”进一步揭示了梁秘阁的人生追求。他在世间仅求得林间的一席之地,以仁德为尊,视天下三公之位为身外之物,体现了他超脱世俗、重视内在修养的价值观。

颈联“早失偏慈心已懒,晚虽漫仕性难堪”描述了梁秘阁早年失去亲人后内心的疲惫与懒散,晚年虽然勉强为官,但其本性难以忍受官场的束缚。这反映了他对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尾联“非无忧爱閒成僻,雷雨曾传旧奏函”则表达了梁秘阁虽然看似闲适,但内心并非无忧无虑。他曾经在雷雨中传递过奏函,暗示了他过去为官时的忙碌与责任。这一联也暗含了对梁秘阁过去为官生涯的怀念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梁秘阁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崇尚仁德、珍视亲情、向往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秘阁挽诗(其二)

白头姓字紫蓬仙,三径还公得乐全。

八九十翁健如虎,等閒一蜕妙于蝉。

何年重见风前树,此夜愁看月上弦。

义合吊庐寒阻我,须携斗酒到冈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梁秘阁挽诗(其三)

当年握手向番湖,岁晚交情不暂疏。

安乐窝中三度宿,往来溪上几回书。

凤游旧客彫零尽,龙窟新阡怅望初。

人物如公应不死,有铭有诔果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赵侯母葛氏挽诗

盛德高年百福全,瑶池元是女中仙。

慈民束吏如侯少,为国生材叹母贤。

綵服俄更衰服去,襦歌还与薤歌传。

民怀召父依依切,苦恨夫人不少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戴主簿挽诗(其一)

榕楼饮日君豪甚,岂料凄凉雪满头。

横鹗几回宾上国,栖鸾一老殡南州。

拜经传业源流在,作赋摩空取次休。

诗卷旧人无十九,箫笳何去暮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