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

制就寒衣谁与将,长缝短线牵人肠。

寸丝极于寸心苦,借问傍人同寄与。

封裹频开仍覆视,一片慇勤心万里。

江南十月寒不禁,况我良人在辽水。

天寒雨雪阴山道,去日行装岂完好。

今将血泪与寒衣,寄向天涯何日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寄衣曲》是明代诗人赵迪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句“制就寒衣谁与将”,以一个疑问句开头,仿佛在询问着制作好的衣物,究竟该托付给谁来送达远方的亲人手中。接着,“长缝短线牵人肠”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缝制衣物的线比作牵动人心的细绳,形象地表达了制作衣物时的深情与牵挂。

“寸丝极于寸心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说明每一线都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与苦楚,体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借问傍人同寄与”,则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能一同帮助传递这份心意的愿望,显示出其对远方亲人的关心与思念。

“封裹频开仍覆视,一片慇勤心万里”两句,描述了作者反复检查包裹,生怕遗漏任何细节,表现了对衣物寄送的慎重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最后,“江南十月寒不禁,况我良人在辽水”一句,通过对比江南的寒冷与辽水那边的遥远,突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担忧与思念。

“天寒雨雪阴山道,去日行装岂完好”则描绘了远行途中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暗示了对衣物能否完好无损到达目的地的忧虑。最后一句“今将血泪与寒衣,寄向天涯何日到”,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寄托于衣物之中,期盼它们能够早日抵达,传达自己的心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衣物寄送过程中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佳作。

收录诗词(75)

赵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 字:景哲
  • 籍贯:福建惠安

相关古诗词

兵车行

兵车行,征马鸣,路上行人皆哭声。

哭声彻天泪满地,天地自是终无情。

弓箭在身刀在手,父母相随语未了。

妻子牵衣在后啼,兄弟束装向前走。

遥遥西上咸阳路,万里苍茫起烟雾。

倾身迥逐孤雁飞,乡邻亲戚知何处。

掩泪吞声行负戈,运粮斩木北防河。

军中昨夜诏书至,发兵转戍长城地。

野旷天清战血腥,悲笳日暮秋风起。

君不闻长城夜哭秦时鬼,瀚海风烟汉家垒。

秦汉争雄几百年,有血当时成海水。

武皇重开边,干戈苦未息。

妇人力耕锄,丈夫事行役。

千村少烟火,万井惟荆棘。

兵革海内犹未清,州司门外徵求急。

君不见长城窟,城下草根缠白骨。

人生莫作长城卒。

形式: 古风

采莲曲

采莲歌,歌采莲,鬓云斜堕黄金蝉。

兰桡画舫清江曲,珠钿罗裙凝云绿。

叶翠花红色如绮,鸦黄粉白情如玉。

江上休随鸿雁飞,花前莫并鸳鸯宿。

采莲自小惯乘潮,江中风浪何飘摇。

共怨良人千里外,顾影残妆恨未消。

形式: 古风

王昭君歌

自顾倾城姿,六宫人莫比。

薄倖丹青人,使我恨至死。

忽朝嫁我天一方,托身万里何茫茫。

宫月歌残杨柳色,梨云梦断罗衣香。

玉容暝对边尘泣,昭阳恩宠何嗟及。

云边箭落雁声寒,帐中霜重貂裘湿。

蕃王强妾若尽欢,异域不通言语难。

肝肠暗与弦俱断,独抱琵琶向月弹。

形式: 古风

古薄命

妾命薄如秋叶叶,薄从风胜如妾妾。

薄此身何所依叶,薄常趁风中飞妾。

薄命如秋影影瘦,伶俜月中冷妾身。

强在如影轻影轻,犹得随月行良人。

远戍交河北,堂上姑嫜发应白。

鬻钗剪发奉甘旨,夜制寒衣寄万里。

妾命强存不,如死妾命薄。

何太恶容华,暗向菱花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