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寄尚颜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

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桃花凋谢杏花又开,杜鹃初啼燕子飞来。
好事情也许轮不到我分享,但名山总像在催人前往。
屋檐滴水声还未停歇,表明前些天的雨还在继续,电光闪烁接连着后半夜的雷鸣。
我的心意和行为能与高僧相比有多少差距呢?仿佛是人们嫌弃的地方,我却独自徘徊不前。

注释

含桃花:指桃花盛开后逐渐凋谢的情景。
谢:凋谢。
杏花开:杏花开放。
杜宇:杜鹃鸟,常寓意哀愁或思归。
新啼:开始啼叫。
好事:美好的事情,这里可能指世俗中的幸运或机遇。
可能:或许。
无分得:没有缘分得到。
名山:著名的山,常比喻崇高的德行或目标。
长似:总是像。
檐声:屋檐下雨滴的声音。
未断:没有停止。
前旬雨:前十天左右的雨。
电影:闪电的光芒,这里形容电闪雷鸣的景象。
还连:接连。
心迹:心意和行为,内心的志向和外在的表现。
共师:与高僧相比,师可以指道德或修为高的人。
争几许:相差多少。
似人嫌处:人们觉得不好的地方,或指不被世人理解之处。
自迟回:自己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鉴赏

此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首句“含桃花谢杏花开”写出了春天果花交替的美丽景色,桃花已经凋谢,而杏花则刚好开放,显示出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紧接着“杜宇新啼燕子来”一句,则描绘了鸟语花香的和谐画面。杜宇,即杜鹃,是一种春天里常见的鸟类,它们的叫声与归来的燕子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第三句“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急迫感。诗人认为美好的时光是难以获得的,即使是在美丽的名山中,也似乎有种力量在催促时间的流逝。

“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两句,则是对春天气候多变的一个描写。檐声指的是屋檐上的雨滴声音,这里形容了春雨绵绵不断的氛围,同时也点出了雷声的突然和强烈。

最后,“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里的“心迹”指的是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而“共师”则可能是指与朋友或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争几许”表达了一种比较和选择,“似人嫌处自迟回”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在情感上的犹豫不决,似乎总是在别人的看法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个人情感挣扎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春雪初晴喜友生至

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

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

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晴感兴

连旬阴翳晓来晴,水满圆塘照日明。

岸草短长边过客,江花红白里啼莺。

野无征战时堪望,山有楼台煖好行。

桑柘依依禾黍绿,可怜归去是张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残春

三月看无也,芳时此可嗟。

园林欲向夕,风雨更吹花。

影乱冲人蝶,声繁绕堑蛙。

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

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

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

不知何兴味,更有好诗题。

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