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

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

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

不知何兴味,更有好诗题。

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南边邻居难以前往,路上泥泞碍手杖和木屐。
家门常常紧闭沉默,时光缓缓太阳又向西落。
不明白其中的乐趣,却总有佳作题诗的心情。
还记得那东林吗?曾行走青苔小径旁虎溪边。

注释

南邻:住在南边的邻居。
杖藜:拄着拐杖,藜是一种手杖,这里代指拐杖。
屐齿:木屐底部的齿状部分,用于防滑。
漠漠:寂静无声的样子,形容空旷冷清。
门长掩:门总是关着,表示人迹罕至。
迟迟:缓慢的样子,这里指时间过得很慢。
兴味:兴趣、乐趣。
好诗题:有好的诗歌题材或内容去书写。
东林:可能指一个具体的地点,如古代的东林寺,代表一个清静或有文化意义的地方。
行苔:走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
虎溪:地名,历史上常与高僧或隐士相关联,这里可能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独与怀旧的情景。"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室内的荒废与尘封,"杖藜"指的是长时间无人打理而生长出的杂草,而"屐齿"则是古代鞋子的前端,用以比喻门槛被泥土所绕,形象地表达了室内的荒凉与静谧。"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接着描述的是时间在寂寞中流逝,门久未打开,日光逐渐西沉,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却不为无聊所困,反而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不知何兴味, 更有好诗题"。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在孤独与寂寞中,也能发现写作的灵感和乐趣。

最后两句"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东林"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行苔傍虎溪"则是在描述一段与自然亲近的经历,通过"苔"(一种生长在树木上的植物)和"虎溪"这样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以及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以淡泊、静谧的情感为基调,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和深沉的怀旧情绪。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残秋感怆

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残阳起闲望,万木耸寒条。

楚寺新为客,吴江旧看潮。

此怀何以寄,风雨暮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独院偶作

风篁清一院,坐卧润肌肤。

此境终抛去,邻房肯信无。

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

毕竟伊云鸟,从来我友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盆池

盆沼陷花边,孤明似玉泉。

涵虚心不浅,待月底长圆。

平稳承天泽,依微泛曙烟。

何须照菱镜,即此鉴媸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看云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