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
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
不知何兴味,更有好诗题。
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独与怀旧的情景。"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室内的荒废与尘封,"杖藜"指的是长时间无人打理而生长出的杂草,而"屐齿"则是古代鞋子的前端,用以比喻门槛被泥土所绕,形象地表达了室内的荒凉与静谧。"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接着描述的是时间在寂寞中流逝,门久未打开,日光逐渐西沉,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却不为无聊所困,反而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不知何兴味, 更有好诗题"。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在孤独与寂寞中,也能发现写作的灵感和乐趣。
最后两句"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东林"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行苔傍虎溪"则是在描述一段与自然亲近的经历,通过"苔"(一种生长在树木上的植物)和"虎溪"这样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以及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以淡泊、静谧的情感为基调,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和深沉的怀旧情绪。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残阳起闲望,万木耸寒条。
楚寺新为客,吴江旧看潮。
此怀何以寄,风雨暮萧萧。
风篁清一院,坐卧润肌肤。
此境终抛去,邻房肯信无。
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
毕竟伊云鸟,从来我友于。
盆沼陷花边,孤明似玉泉。
涵虚心不浅,待月底长圆。
平稳承天泽,依微泛曙烟。
何须照菱镜,即此鉴媸妍。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