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岐王旧山池石壁

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

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

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并且蕴含着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两句,通过对树木、藤蔓、竹子和石壁的生长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间长河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演进,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意境。这里的“老”、“回环”、“重重”等字眼,不仅形容了景物的外貌,更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印记。

接着,“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两句,则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连。诗人认为,即便是平常过客看到这样的美景,也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理解。而对于那些忙碌奔波的人来说,到了这个地方也应该放慢脚步,享受一下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安详。

“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两句,更是将这种宁静提升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霁景,即雨后的晴朗天气,常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微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就像是置身于千岩万壑之间,体验到了大自然最深处的宁谧与神秘。

最后,“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两句,则是在描写一种别离和寻找。诗人提及了黄绮,即古代的一种名贵之鸟,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某种美好的事物或情感的流逝。而“更归何处去”,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渴望重返的情怀。至于“洛阳城内有商山”,则是在指引或者寻找,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避世之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报恩寺

好是清凉地,都无系绊身。

晚晴宜野寺,秋景属闲人。

净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

自惭容鬓上,犹带郡庭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法华山天衣寺

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

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閒持经。

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酒瓮呈梦得

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

曲糵销愁真得力,光阴催老苦无情。

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

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