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立标榜徵归郎署予既到郡性爱楼居宴游其间颇有幽致聊成十韵兼戏寄严

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

未及署花榜,遽徵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

今春新太守,洒埽施帘帏。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碧窗戛瑶瑟,朱阑飘舞衣。

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

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严郎建造了这座楼,取名为清辉。
还没来得及挂上花朵的匾额,就被急召回朝廷。
离任后三四年,登楼的人已稀少。
今年春天来了新的太守,打扫清理,挂上了帘帷。
院中的柳树烟雾缭绕,屋檐下的花朵雪花轻飘。
倚窗远望山景,等待月亮在东边升起。
碧绿的窗户敲响瑶瑟的乐音,红色栏杆飘动着舞衣。
烧香垂下帘幕静坐,燕子双双向飞。
你不能长久停留,我有幸能依恋此地。
现在我才知道,这天地之间,有如此美好的归宿。

注释

严郎:指建造此楼的人,名字叫严郎。
兹楼:这座楼。
署花榜:挂上花朵的匾额,表示对楼的装饰。
粉闱:朝廷的代称,因为古代皇宫常用粉色涂饰。
登者稀:登楼的人稀少。
新太守:新任的地方长官。
洒埽:打扫清洁。
施帘帏:挂上帘帷,布置房间。
婀娜:形容柳树姿态柔美。
檐花:屋檐下的花朵。
霏微:形容雪花轻轻飘落的样子。
阐东扉:开启东边的门。
碧窗:碧绿色的窗户。
戛瑶瑟:敲击瑶瑟,瑶瑟是一种古代乐器。
朱阑:红色的栏杆。
舞衣:舞者的服装。
烧香:焚香,表示虔诚或宁静的氛围。
卷幕坐:卷起帘幕静坐。
风燕:在风中飞翔的燕子。
幸因依:有幸能依恋此地。
灵境:指景色优美、令人神往的地方。
有所归:有一个归属或寄托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严郎的人在一个名为清辉的楼中生活的情景。从内容来看,诗人似乎是在描述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依恋,以及对朋友严郎的怀念。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这两句描绘了春天里楼园中的美丽景色,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檐下的花瓣轻盈,如同细雪般飘落,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等待夜晚月光的宁静时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碧窗戛瑶瑟,朱阑飘舞衣。”这两句则描写了楼中的窗棂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而红色的栏杆上似乎有衣襟飘动,如同舞蹈一般,这些细节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

“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生活场景,诗人坐在卷起的窗帘旁边,点燃香料,享受着和煦的气息,而屋外的小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可能是因为朋友严郎不能长留,或许是诗人自己也无法永驻于此,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依恋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这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一个深刻认识:在广阔的世界中,有些地方能让人感到心灵的归宿,这种地方就是“灵境”,充满了灵气和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清辉楼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何处堪避暑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

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

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

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

如此来几时,已过六七秋。

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

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此语君莫怪,静思吾亦愁。

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初入太行路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初入峡有感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

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蒻竹篾?,欹危楫师趾。

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

自古漂沈人,岂尽非君子。

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

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形式: 古风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