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二首(其二)

一乘元仪道无迹,居憩观心静倚松。

三界永除几外想,一诚归礼释迦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真理的过程。首句“一乘元仪道无迹”,意味着修行的道路看似无形,却蕴含着根本的真理和法则。接着,“居憩观心静倚松”描述了修行者在宁静的环境中,通过观察自己的心灵,借助松树的静谧,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洞察。

“三界永除几外想”表达了修行者超越世俗的束缚,摆脱对物质世界、欲望和虚幻的执着,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解脱。“一诚归礼释迦容”则指向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实践,通过真诚的心意,向佛陀释迦牟尼学习,接纳并实践其教诲,达到精神上的升华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唐代诗人詹景全对于修行、内心平静以及佛教哲学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收录诗词(2)

詹景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藏身没迹师亲嘱,没迹藏身自可知。

昔日时时逢剑客,今朝往往遇痴儿。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因道吾指夹山寻师颂

京口谈玄已有名,吾山特地涉途程。

虽云法眼无瑕翳,争奈真人掩耳听。

参学须参真心匠,合头须诈不劳聆。

此来更欲寻师去,决至应当暂改形。

道友当年深契会,老僧今日苦叮咛。

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形式: 古风

夹山顿遇以华亭颂

一泛轻舟数十年,随风逐浪任因缘。

祇道子期能□律,谁知座主将参禅。

□前无寺成椿橛,句下相投事不然。

遥指碧潭垂钓叟,被师呵退顿忘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心珠歌

山僧自达空门久,淬炼心珠功已构。

珠迥玲珑主客分,往往声如师子吼。

师子吼,非常久,皆明佛性真如理。

有时往往自思惟,豁然大意心欢喜。

或造经,或造论,或说渐兮或说顿。

若在诸佛运神通,或在凡夫兴鄙吝。

此心珠,如水月,地角天涯无殊别。

祇因迷悟有参差,所以如来多种说。

地狱趣,饿鬼趣,多种轮回无暂住。

此非诸佛不慈悲,岂非阎王配交做。

劝时流,深体悉,见在心珠勿浪失。

五蕴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后何处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