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上元喜晴孤坐怀旧二十韵

少年意气凌嵩华,尚记京城逢午夜。

璧月琼枝彩凤飞,银花铁锁金鳌跨。

楼台上下沸笙韶,巷陌东西暗兰麝。

樗蒲百万不供掷,美酒十千宁论价。

狂游但恐星河曙,醉卧不知风露下。

悠悠人世半悲欢,忽忽天时更代谢。

蚁国惊心城郭非,蜃楼转眼烟云化。

微生幸尔脱干戈,暮年聊此依桑柘。

每当佳节强逢迎,忽思往事还惊咤。

新年半月雨不止,此夕一晴天所借。

草市鼕鼕村鼓闹,竹檐烂烂华灯挂。

颠狂社舞喧戏剧,落魄儒冠寄嘲骂。

亦知陋俗多浮薄,尚喜疲氓少閒暇。

先生清坐懒出门,诸少并游惟守舍。

虽无画烛千炬围,犹有残梅一枝亚。

孤灯隐隐耿相照,疏影离离淡如画。

划尔喧风扑短檠,炯然霁月明虚榭。

百念无营冷似灰,一閒有味甘如蔗。

已拚暮境渔樵侣,独忆平生诗酒社。

白云霭霭隔江山,可惜无人谈旧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丙申年上元节(元宵节)时的喜庆晴天,独自一人回忆往昔热闹场景的感慨。首联“少年意气凌嵩华,尚记京城逢午夜”展现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京城元宵之夜的繁华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璧月、琼枝、笙韶、兰麝等意象,渲染了节日的热闹与奢华。

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悠悠人世半悲欢,忽忽天时更代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随后,他提到战乱后的庆幸和晚年生活的简朴,“蚁国惊心城郭非,暮年聊此依桑柘”。在节日的热闹中,诗人忆起昔日诗酒社的欢乐,而今只能独自欣赏残梅、孤灯,享受宁静的夜晚。

“划尔喧风扑短檠,炯然霁月明虚榭”描绘了风雨过后,月光洒满空荡的亭榭,诗人的心境如同孤灯下的清冷,但内心却品味着宁静的闲适。最后,诗人以“百念无营冷似灰,一閒有味甘如蔗”表达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过去诗酒社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故友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东轩白芍药盛开

宿雨卷馀芳,庭户绿阴静。

玉仙从何来,服佩淡如莹。

迎飙薰自远,承露色弥正。

尚嫌脂粉涴,肯与赪紫竞。

姚黄花中尊,择配此其称。

寰尘暗京洛,偃蹇谁敢娉。

当年广陵谱,艳赏非不盛。

翛然林下风,政以道韵胜。

过期知益希,含章隐希病。

斜日下游蜂,一笑阑独凭。

形式: 古风

乐平樊主簿捧檄北行来别赋此奉饯

拊字心空悴,清寒节太高。

无人相料理,惟我独贤劳。

万里随归雁,孤帆渺暮涛。

归期应不远,新月点梅梢。

形式: 五言律诗

去草

佳花日封溉,恶草时剪薅。

花事犹未绪,草意复已高。

三叹谓老圃,不得偿秋毫。

荣悴岂其天,置之听所遭。

老圃顾我叹,吾岂仇莠蒿。

兹圃吾所职,不尔毋乃叨。

君言固近厚,吾躬敢辞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古离别(其二)

团团素明月,隐隐流前除。

卷帷对孤影,涕泗沾罗襦。

念我玉关人,此心知焉如。

何方得灵药,托身为蟾蜍。

悬光万里天,往寻君所居。

君坐照君席,君行逐君车。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