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劳负笈,经论化中朝。
流水知乡近,和风惜别遥。
云山零夜雨,花岸上春潮。
归卧南天竺,禅心更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清江所作,名为《送坚上人归杭州天竺寺》。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其修行的赞赏。
“十年劳负笈”一句,通过“十年”这个时间跨度,描绘出坚上人在佛法上的勤奋与专注,他长期承担着传播佛教知识的重任。"笈"通常指书籍或学问,这里象征着佛经和佛理。
接下来的“经论化中朝”则表明坚上人的学识渊博,能够将深奥的佛法义理融会贯通,并对整个国家的文化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
"流水知乡近,和风惜别遥"这两句,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离别之情。"流水知乡近"中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长远,而“知乡近”则暗示坚上人即将回到他的居所;"和风惜别遥"则是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不舍,希望通过温和的风来传递自己的思念。
"云山零夜雨,花岸上春潮"两句描绘了天竺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云山零夜雨"表达了一种静谧与清幽之感,诗人通过雨声营造出一种适合禅修的环境;而“花岸上春潮”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和其中的生机勃勃进行的描绘。
最后,“归卧南天竺,禅心更寂寥”两句,诗人祝愿坚上人能够安然返回天竺寺,并在那片静谧之地进一步修炼自己的禅心。"南天竺"直接指代了目的地,而“禅心更寂寥”则表达了对坚上人未来修行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达到更加宁静和超然的心境。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深切赞赏。
不详
诗僧。幼出家,代宗大历初至杭州华严寺,师华严宗僧人守真。归越州开元寺后,又从昙一学《四分律》。大历、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与诗人皎然齐名,时称会稽二清。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晚年住襄州辨觉寺,约卒于宪宗元和间。《宋高僧传》卷十五有传,另参《唐才子传》卷三。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全唐诗》存诗1卷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佳期曾不远,甲第即南邻。
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
秋寒林叶动,夕霁月华新。
莫话羁栖事,平原是主人。
往年分首出咸秦,木落花开秋又春。
江客不曾知蜀路,旅魂何处访情人。
当时望月思文友,今日迎骢见近臣。
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江头旌旆去,花外卷帘空。
夜色临城月,春声渡水风。
也知行李别,暂喜话言同。
若问庐山事,终身愧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