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斋游山不能偕次遁泽韵二首(其一)

色动山行约,令人忆旧游。

地形虽险易,坤道自刚柔。

路绕岩头石,烟横洞口舟。

十年尘土梦,此志几时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景色触动山行的记忆,让人怀念往昔的游历。
尽管地形有险有易,但女性之道自然展现出刚柔并济。
道路蜿蜒经过岩石顶端,洞口烟雾缭绕,小舟若隐若现。
十年来尘封的梦想,这份坚持何时才能实现?

注释

色动:触动。
山行:山路行走。
忆:回忆。
旧游:过去的游历。
坤道:女性之道,这里可能象征坚韧或包容。
刚柔:刚强与柔和。
岩头石:岩石顶部的石头。
烟横:烟雾弥漫。
洞口舟:洞口处的小船。
十年尘土梦:十年来的尘封梦想。
此志:这份志向。
几时酬:何时能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留恋和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开篇"色动山行约,令人忆旧游",通过对山色的观察,触发了对往昔旅行记忆的回响,这种感受是诗人与大自然之间亲密交流的结果,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地形虽险易,坤道自刚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山地复杂多变的地形特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坤”字,根据五行思想指的是土,而“坤道自刚柔”则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自然界中严酷与温和并存于世,无需人为强加价值判断。

"路绕岩头石,烟横洞口舟"描写了山间小径曲折,环绕在陡峭的岩石之间,而远处的山谷之中,烟雾缥缈,与穿行于洞口的小舟相互辉映。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十年尘土梦,此志几时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所积累的记忆和情感,以及对未来某种愿望或是追求的渴望。这一句充满了时间的沉重感和个人历史的深刻性,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山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到感悟,是一种情感与哲思交织的艺术创造。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仲夏游赤松有感

堆堆书册略抽头,决意兹行不暇筹。

雨观风台淩绝景,云峦雪瀑壮清游。

二皇群石应难觅,南涧双羊已莫求。

访我旧题无复有,姓名方愧倚人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次前韵(其二)

月指山间颇不平,何须江上有风清。

用之不竭词虽侈,却道平分意未宏。

严子五言终耐久,隐侯千载已寒盟。

肯于明月相料理,定有清风不世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有人说用

寄语纷纷利欲人,不知何者是经纶。

行藏未可便轻议,学问先须辨得真。

莫把空言来误世,要明明德去新民。

大凡体立方言用,且著工夫检自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有感

岁月飘零事转乖,未能凭酒放眉开。

萧萧棠棣悲离黍,寂寞芝兰閟野莱。

生计半随豪气坏,放心犹傍圣经回。

秋来旱势滔滔远,谁念苍生正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