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安薛员外水阁

亭亭新阁成,风景益鲜明。

石尽太湖色,水多湘渚声。

翠筠和粉长,零露逐荷倾。

时倚高窗望,幽寻小径行。

林疏看鸟语,池近识鱼情。

政暇招闲客,唯将酒送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新建的楼阁矗立,景色更加明丽。
山石显露出太湖的色彩,水声仿佛湘江洲渚的涛声。
青竹与白粉相映,露珠随荷叶摇曳。
我时常倚着高窗远眺,沿着小路深入探寻幽静之处。
树林稀疏,能清晰听到鸟儿的鸣叫,靠近池塘,能感知鱼儿的活动。
在政务空闲时,我邀请闲散的客人,只以美酒招待他们。

注释

亭亭:矗立的样子。
新阁:新建的楼阁。
益:更加。
鲜明:明亮鲜艳。
石尽:山石显出。
太湖色:太湖的色彩。
湘渚声:湘江洲渚的涛声。
翠筠:青竹。
零露:露珠。
荷倾:随荷叶摇曳。
高窗:高处的窗户。
幽寻:探寻幽静。
鸟语:鸟儿的鸣叫。
鱼情:鱼儿的活动。
政暇:政务空闲。
闲客:闲散的客人。
酒送迎:以酒招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雅的水阁景致,亭阁新建完成,周围风景更加鲜明。太湖的石头映衬出水色的清澈,湘江的水流声响连连。翠绿的竹筠和细长的粉红色花朵相得益彰,而露珠则顺着荷叶滑落。诗人时而倚靠高窗远眺,时而漫步于幽静的小径之中。在林木疏散的地方,可以听到鸟儿的语声;在池塘附近,则能感受到鱼儿的情态。

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以及邀请友人共享这份悠闲时光的愿望。最后一句“唯将酒送迎”表达了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情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题河上亭

亭亭河上亭,鱼踯水禽鸣。

九曲何时尽,千峰今日清。

晨光秋更远,暑气夏常轻。

杯里移樯影,琴中有浪声。

岸莎连砌静,渔火入窗明。

来此多沈醉,神高无宿酲。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题郑驸马林亭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

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

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

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

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题宣义池亭

春入池亭好,风光暖更鲜。

寻芳行不困,逐胜坐还迁。

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

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

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

暂来还愈疾,久住合成仙。

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

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赠卢大夫将军

将军身在城,讵得虏尘清。

酿酒邀闲客,吟诗直禁营。

苍鹰春不下,战马夜空鸣。

碣石应无业,皇州独有名。

上山嫌䯗重,拔剑叹衣生。

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