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屦不染凡尘,云深竹屋春。
安心能学道,屋指别无人。
丹熟玄机透,琴清古乐真。
前缘君悟否,老子是龙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道士形象,诗人潘玙以赠诗的形式赞美了王道士的隐逸生活和修道境界。"屦不染凡尘"暗示道士生活的纯净与超然,远离世俗的纷扰。"云深竹屋春"则描绘出竹林小屋隐藏在云雾深处,环境清幽,充满春天的气息,象征着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
"安心能学道"表达了对王道士内心宁静、专注于修道的赞赏,"屋指别无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修行,但这种孤独却是出于内心的充实和自在。"丹熟玄机透"可能指的是修炼丹药或领悟深奥的道家智慧,达到了内外合一的境地。
"琴清古乐真"借琴声的清澈悠扬,传达出古老而纯粹的音乐之美,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最后,诗人以"前缘君悟否,老子是龙身"点明主题,既是询问对方是否理解了前生缘分,也是寓言般地表达道士如龙一般超越世俗,拥有超凡的道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修行的理解和敬仰。
不详
山馆坐秋雨,风吹霁景开。
夕阳明远水,落叶走空阶。
白发人谁健,黄花节又催。
看云动孤酌,聊以尉吟怀。
渊明昔赋归去辞,后世寄声焦桐丝。
先生弹罢和者谁,春山花落啼子规。
东采桑,西采桑,春风陌上罗裙香。
为怕蚕饥急归去,回头忽见薄情郎,如何富贵却相忘。
春未来时花未觉,春欲去时花又落。
莫言世事无始终,春亦于花太情薄。
我今问花并问春,司花司春者何人。
空中髣髴有神语,此当问之于大钧。
不如再作问钧赋,赋成直上天门去。
扣天乞与花长春,免使花飞怨春暮。